第91章 豬油糖炒面(第4/6頁)

鹹陽學宮的學子們總是秉承著不同的思想吵吵鬧鬧,每次爭吵都很難達成統一意見。但這次,他們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朱襄公仍舊是仁人君子,他踐行了更大的仁義。

只是很快他們又吵了起來,辯論為何朱襄公此舉是更大的仁義。

有的人說朱襄公是為了救大多數人犧牲了少數人;有的人說朱襄公是嚴格按照律令,所以殺人不算不仁;有人說那些人罪有應得,懲罰罪有應得的人就是仁……

李斯聽了一會兒,沒有參與辯論。

他如今的學識和口才都還不如已經求學很多年的同窗,只能在一旁安靜地聽同窗高談闊論。

但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李斯也在心中不斷推演自己假如加入辯論的場景。

“朱襄公究竟是什麽人?”

“是民間傳言的大賢,救人的仙神,還是偽善的鉆營者?”

李斯還未見過朱襄。

朱襄當初在鹹陽學宮對戰方士,也不是所有學子都能旁觀。周圍位置先被秦國宗室官吏占了一圈,然後是秦國貴族出身的學子占了一圈,再是鹹陽學宮的老師和他們看好的學生占了一圈。李斯根本沒機會靠近。

明明同在鹹陽,他對朱襄的看法,仍舊是道聽途說和自己的想象。

李斯對朱襄太過好奇,好奇到第一次想結交一個人,不是為了往上爬。

“不知道有什麽機會,可以得到朱襄公的指點。”李斯想來想去,想到了一個人——韓非。

韓非是韓國公子,又是最先去來秦國拜見朱襄公的人,所以很幸運地在荀子身邊服侍,住在了朱襄公的家中。

韓非雖然很有才華,但因為是個結巴,和他辯論簡直是折磨中的折磨,所以其他學生雖然想結交他,最終都忍不了被韓非拉著辯論而繞著他走。

李斯想,如果自己能忍得了和韓非辯論,或許能夠借著韓非這條路,將自己的名聲傳到朱襄公耳中。待朱襄公回到鹹陽後,自己送上策論,或許就能得到朱襄公指點。

朱襄公從來不推舉別人,也不收徒。

朱襄公身邊的友人雖然大多身居高位,都並非因朱襄公而得了秦王看重,而是本身就是舉世大賢。所以李斯此次拜見朱襄公,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

李斯打定主意後,安心入睡。

從明日起,他就要忍常人所不能忍,努力和韓非成為友人了。

還在點著油燈思索的韓非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又打了好幾個噴嚏,把油燈都吹滅了。

他摸了摸手臂上的雞皮疙瘩,疑惑為何自己會突然發冷。

……

“啊,果然有他們。”朱襄看著鹹陽學宮的弟子名單不斷樂開花。

剛練完弓箭的李牧,赤裸著上半身,脖子上掛著一條布巾走進來,把朱襄泡好的涼茶一飲而盡。

他抹了抹嘴道:“什麽果然有他?這是什麽?”

朱襄道:“是鹹陽學宮的課業排名。”

李牧疑惑:“你還看這個?哪來的?”

朱襄道:“我讓君上給我捎帶的。”

李牧:“……你膽子還真大。”君上給你下詔令,你還讓君上給你捎帶東西。

李牧掃了一眼朱襄手中的名單,道:“你看中了誰?只是看課業,你就能看出誰是人才?”

朱襄神秘兮兮道:“不告訴你!”

李牧:“……”先提起這個話題,又不告訴我,你什麽毛病?

朱襄繼續樂開花。

哈哈哈哈,原本歷史中會去楚國找荀子拜師的李斯張蒼,在這個時空果然來鹹陽學宮了。他們還是追隨了荀子步伐。

朱襄很好奇,年輕時候的李斯、張蒼是什麽模樣。

李斯不說了,雖然是個大才,後世多將其說成奸臣。他還給秦始皇的屍體周圍掛臭鹹魚,哈哈哈哈,想想就想笑。

政兒如果知道這件事,會不會舉著他的小短劍去戳李斯大腿。

至於張蒼,那也是個人才。

張蒼本身學識不用說,特別在算術上特別有天賦。但張蒼本人特別愛好吃有夫之婦的軟飯,為此曾經因為亂處男女關系而差點被處死。

據說張蒼長相極好,老了之後都能因為其皮相讓人從刑場上將他釋放。不知道張蒼在年輕時長什麽樣。

“等我回到鹹陽,就找機會見見他們。”朱襄自言自語。

李牧忍無可忍:“既然你不想告訴我,就不要在我面前念叨。”

朱襄大笑,氣得李牧把拳頭捏得嘎吱嘎吱響。

朱襄裝作被威脅到了,用手揉了揉臉,嘴角下撇道:“我看中的人,一個叫李斯,一個叫張蒼。我原本就聽過他們的名聲,猜測他們可能會來鹹陽學宮。這兩人都是大才,但私人品德都有點問題,所以我很好奇。”

李牧很無語:“這有什麽好奇?”

朱襄疑惑:“難道不好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