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慶典麥芽糖(第2/6頁)

尋常孩童,此刻精力都用於玩鬧中。嬴小政認為自己已經過了喜歡玩具的年齡,應該把輕松的公務當作玩鬧。

朱襄摸摸自家胖外甥的腦袋。不愧是始皇崽,小小年紀就有卷王之姿。

不過朱襄也認為,與其拘著嬴小政每日翻來覆去讀那幾本已經快被他背下的書,不如在實習中學習更有用。

“每日按照舅父給你的日程表,勞逸結合,每日休息充足,斷不可勞累。”朱襄叮囑道,“若我哪日聽說你不按照日程表休息,你就繼續每日關在屋裏聽人念書。”

嬴小政小胖臉臉色一垮:“非得午睡嗎?睡不著!”

“睡不著也要閉目小憩。”朱襄道,“每日午間閉一會兒眼睛,身體也會輕松不少。多睡才能長高,你不想長高了。”

朱襄說完,還把嬴小政提起來顛了顛。

嬴小政的臉色垮得更厲害。

他在心裏哼哼,自己在夢境房間中可高大了,等他長大了,也要把舅父拎起來顛顛。

當南瓜藤蔓長到可以紮架子的時候,粟終於成熟,補種的菽也已經全部出苗。

蜀郡種植的菽也是從戎狄那裏傳來的大菽,即黃豆,三個月就能成熟。

菽成熟後補充一點糧食,南瓜和土豆成熟之後再補充一點,農人需要熬過的饑荒時間又短了一半。

蜀郡草木豐盛,三個月的時間,對成都平原的農人來說不算太難熬。

只是蜀郡東邊丘陵地區的農人日子就沒有那麽好過了。丘陵的土壤層本就不太厚實,田地也很分散,大水沖刷之後,重新整備田地十分困難。

山洪之後,還會引發山崩等次要災害。

朱襄雖然下令官吏去山間預警,但一是官吏人手不足,二是農人不願意離開村莊,放棄田地,所以基本預警無用。

洪災之後的一月,老天稍稍給了蜀郡黎民一些希望,天放晴了許多天。

但在天氣放晴的那些日子,朱襄得到多起山體滑坡,村莊被掩埋的報告。

他連救援都沒辦法派出。

沒有挖掘機,沒有現代醫療的支撐,遭遇山體滑坡基本就等於宣告死亡。

朱襄只能將注意力放在其他地理位置較好的村莊,能救助多少人度過災荒,就救助多少人。

人的雙手太小了,就能捧起那麽多東西,而且就算捧起了東西,也不能避免一些東西從指縫中流走。

朱襄將所剩不多的土豆安排給山間種植,除土豆外,其他需要補種的空地也如平原一樣,全部補種成了大菽。

他有小麥良種,有水稻良種。但在這個時候,農人只能補種三個月便可成熟的不挑土壤的大菽,才可能度過這次災難。

當丘陵地區的菽苗也長出來時,朱襄撫摸著菽苗,用粗糲的手抹了抹雙眼。

“長出來就好,長出來就好。”朱襄的手指間老繭輕輕在菽苗上拂過,“菽苗長出來就有希望了。”

就算大菽還沒有成熟,農人也可以采豆葉做羹,總比吃不知道毒性的野草樹葉好。

菽苗長出來之後,農人暫時稍稍閑了一些,朱襄終於可以做防治瘟疫的事了。

在農人補種的時候,瘟疫已經在蜀郡蔓延。

洪災之後,因水源汙染而造成的寄生蟲感染和痢疾,因濕熱蚊蟲過多造成的瘧疾和乙型腦炎,因房屋損壞而造成的感冒和中暑,因動物屍體和老鼠造成的鼠疫……

大災後必有大疫,特別是夏日的洪災,水與火蒸騰中,滋生了無數的疫鬼。

朱襄在指導農人救災補種的時候,做了一些措施控制疫病蔓延。

比如教導農人如何識別幹凈的水源,比如焚燒腐爛的動物,比如滅鼠和滅釘螺,比如籌集可能有用的草藥……但這些都是杯水車薪,見效甚微。

農人不能離開田地,知道水源地被汙染也無處可去,生火燒水對他們而言太過奢侈;一些農人太過饑餓,哪怕是腐爛的動物他們也忍不住去食用,官吏嚴厲禁止也難以監督到每一處村落;滅鼠和滅釘螺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現在農人沒空做這些事,而且對饑餓的他們而言,老鼠和釘螺都能成為果腹的食物……

只有調集草藥稍稍起了一點作用,至少把幾個人群聚集處的大城池大城鎮的疫情控制住了。

比如成都,在朱襄公布幾個對疫病勉強有用的藥方之後,富戶主動籌集草藥熬制藥湯,在幾處城門口分發,城門口聚集的難民居住地得病的人少了許多,沒有將瘟疫傳到成都城內。

朱襄利用那些看上去比較健康的難民以工代賑,修繕城墻和房屋,成都城難得在洪災後井然有序。

富戶豪強商量後,敲鑼打鼓要給朱襄送萬民書。朱襄反應平淡。

他們很疑惑,便從官吏口中打聽原因。

官吏言:“朱襄公說,此次洪災中死於洪水和疫病中的黎民超過五萬人,還有很多人根本無法統計。萬民書上說他救世濟民,他認為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