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天河瀑布雨(第2/3頁)

何況,秦國派長平君來蜀郡指導種田,就是準備將蜀郡打造成攻打楚國的糧倉。即便蜀郡絕收,該打楚國的時候,秦王仍舊會下令出兵,蜀郡也必須提供糧草兵器。平民都在連續兩年的洪災中餓死病死,蜀郡收不到足夠多的賦稅,那麽秦王會拿誰開刀?

難道蜀地的豪強們會指望秦王對他們心軟,寧願錯過攻打楚國的戰機,也不會隨便找個借口抄他們的家?

事實上,秦王當然不會有逼反豪強的想法,但架不住他的名聲實在是太殘暴。鹹陽學宮的學子們一嚇唬,成都城內那些以為抵禦洪災與自己無關的富人們就立刻慷慨解囊。

李冰雖然配合朱襄,但被朱襄嚇得兩股戰戰:“你連君上都敢編排!”

朱襄道:“只要能辦好事,君上不會在乎這些小事。”

如果沒辦好,那麽就秋後一起算賬處斬。朱襄在心裏補充。

李牧對朱襄盲目相信,沒把朱襄編排秦王、偽造國家大事當回事。

而且他也覺得,秦王肯定會憋不住在去世之前再打一次楚國,讓自己走得高興一點。

嬴小政得知此事後,抱著腦袋在竹床上打滾。

他真的在認真考慮,要不要以不到十歲的稚齡之身去逼宮當秦王。雖然不可能。

舅父你可千萬不要在政兒當秦王之前就把自己作死了啊!

也有些豪強主動幫忙,朱襄將這些人都記了下來,之後會主動和他們合作。

他腦袋裏有的是讓這些人得利的點子,比如即將成為貢品的竹紙。

天下人都知道長平君朱襄心系平民,種田技術一流。但沒人知道,如果他想做生意,也會立刻成為豪富。

要迅速推廣新的種田技術,蜀郡當地豪強的支持必不可少。朱襄相信打一個巴掌給一顆甜棗的做法,一定所有時代通用。

一切準備妥當,接下來就看老天的臉色。

雨終於下了起來,雨滴連成了線,又織成了雨簾,最後雨簾越來越厚,厚成了一塊幕布,將整個天地都籠罩其中。

平靜上漲的河水逐漸渾濁,洪流在狂風的吹動下就像是一道一道的利刃,不斷切割著兩岸堤壩。

看著漲水的速度,顯然,上遊支流的雨也沒有停。

上下遊同時暴雨,朱襄等人預想中的最壞的情況出現。

李冰身披蓑衣,親自來到了堤壩處。他低頭看著腳下的洪流,表情惶恐不安。

他真的能保下這一處最關鍵的堤壩嗎?

需要保住的堤壩不止李冰腳下的這一處。他這一處是保住成都城的堤壩,李牧所去的堤壩在更上遊的部分,背後是萬畝即將收獲的田地。

但如果這一處堤壩保不住了,李冰就要送令去李牧所在的堤壩,鑿開堤壩,分洪保成都。

如果這樣,蜀郡的農人就要再啃一年野草樹皮了。

朱襄回到了成都城。李冰和李牧不準他去堤壩,擔心他出事。何況嬴小政身邊只有他一個親人。

朱襄抱著嬴小政,擡頭看著門外的暴雨幕布。

“舅父,堤壩能保住嗎?”在下雨之前,嬴小政去過堤壩。

堤壩的水面刻度,昭示著河面每日都在往上漲。即便水面不算洶湧,嬴小政也有一種危險臨近的緊迫感。

這是他在夢境中從未感受到的天災臨近的危險感。

“不知道。”朱襄道。

嬴小政松開了朱襄的脖子:“舅父,你想去堤壩,就去吧。伯母會照顧我。”

嬴小政所說的伯母是李冰的夫人。李冰將全家都帶到了蜀郡。

朱襄道:“我去了也沒用。”

嬴小政再次抱緊了朱襄的脖子,又再次松開,道:“就算沒用,舅父也想去,對嗎?舅父去吧,我會和伯母一起控制住城裏,不出現恐慌。”

朱襄低頭看著懷裏的孩子。

嬴小政睜著圓溜溜的眼睛,與舅父對視。

朱襄深深嘆了口氣,拍了拍嬴小政的腦袋,道:“舅父知道你真的有神異之處,但守城門的責任太重了,你還小。”

嬴小政道:“政兒雖小,卻敢殺人。舅父你敢嗎?”

朱襄苦笑:“我不敢自己親手殺人,但我敢命令別人。不要小瞧舅父。”

嬴小政現在不信。沒過半日,他就信了。

成都城內如朱襄所料,很快出現了騷亂。

有人說要立刻毀了李牧前去護衛的堤壩,這樣就能保住成都城,並煽動城中居民湧向郡守府。

朱襄與留守成都的官吏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不聽那人的辯解,所有騷亂者無論男女老少全部處死。血匯入了雨水中,仿佛蜿蜒的血河。

官吏在雨聲中朗聲讀出《秦律》,穿著蓑衣的秦國兵卒站在他身後,如天空中的烏雲一般黑壓壓一片。

“蜀國成為蜀郡已經很多年,你們還沒有自己已經成為秦人的意識嗎?”朱襄冷漠開口,“保哪座堤壩是郡守的職責。郡守已經下令。違令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