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蔥蘸蒜泥(第3/3頁)

“土豆雖然產量高,但很耗費地力,至少需要隔一年種下一次。土豆和菽、谷、蒜輪種效果最好。”

朱襄本來想贈予他們辣椒。巴蜀人怎麽能不種辣椒?不過辣椒與土豆有同樣的病害,不能輪種,大蒜更適合和土豆輪種,還能防治血吸蟲病,更適合半漁獵的寨民。

朱襄教導他們如何土豆脫毒,如何育芽切塊,發青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等種植知識,又巡視了他們現在的田地,教導他們如何堆肥壟地,保養水土。

山區耕種不易,到了現代仍舊脫貧困難,朱襄能做的事不多。

與其費盡心思教導他們怎麽在狹窄的山間耕種,朱襄更傾向於勸說他們搬家,搬到山崖下的平地上建立村莊。

現在巴蜀地廣人疏,此刻不搬家,之後就沒地給他們搬了。

巴人卻很猶豫。

秦人還叫他們“蠻夷”,他們便自己也沒把自己當秦人。離開山林的遮掩,他們擔心秦人會害他們。

朱襄聽完他們的顧慮之後,輕輕拍了拍嬴小政的腦袋,道:“政兒,記住寨民的煩惱,這是你需要解決的事。”

嬴小政仰著頭對寨主道:“我會寫信給君上,讓他發詔令宣布你們都是秦人,不是蠻夷。你們給秦國交稅,就是秦人,不準秦國官吏歧視你們。李郡守,我說得對不對?”

李冰道:“公子所言極是。老翁,你放心下山,我就是蜀郡郡守,相信我。”

寨民仍舊很猶豫。

朱襄笑道:“不用這麽急著搬,明年、明年的明年,你們什麽時候想辦下來都可以。只是巴蜀沒有戰亂後,外面很多人都想進入川蜀。途徑石門的人多,你們盡量早點搬,不然好地被人占了,可就不美了。”

寨主一聽,趕緊問道:“真的有很多人要入蜀?蜀地又不是什麽好地方!”

朱襄指著李冰:“你可能不認識他,李郡守是出了名的能吏,有他在,蜀地肯定會變得非常富饒。民眾都因為他的名聲願意入蜀。”

李冰哭笑不得:“我有什麽名聲?難道不是庶民一聽朱襄公在蜀地,都趕緊過來投奔你嗎?”

在一旁當護衛的李牧插嘴:“沒錯,一旦你在蜀地的事傳出去,恐怕會有很多人來蜀地投奔你。”

嬴小政也使勁點頭。舅父對自己的名聲心裏一點數都沒有嗎?過分謙虛了。

朱襄摸了摸鼻子:“也有可能。總之,老人家,趁著現在還來得及在山下種地,早點搬家,免得被人搶了好地方。”

寨主這才頻頻點頭,說和寨裏人商量,最遲今年收了糧食就搬家。

都墨滿臉驚奇。

因為山寨不好收稅,前一任郡守多次發布政令,希望寨民能下山耕種。青片寨和紅片寨都很頑固,說得多了,還會躲進山裏。

怎麽朱襄公和新郡守三言兩語,就讓他們同意搬遷了。

之後都墨好奇詢問,兩個寨主的說法都很一致。

朱襄公肯定能吸引很多人來和他們搶地,他們要早點去占塊好地方。

而且,“以前來的官吏都叫我們蠻夷,朱襄公不僅說我們是秦人,還對我們笑!”。他們說到這的時候,臉上都十分得意。

朱襄公對我們笑呢!

都墨撓撓自己的絡腮胡子,就笑一笑,你們便同意了?

朱襄不知道他離開以後的事。他短暫停留了幾天,教導了寨民一些種地技巧,又將自己的種地心得交予兩個寨主,讓他們尋識得秦國文字的人繼續教授他們種田知識後,繼續啟程。

朱襄等人雖有車馬,但因為為了穩妥安全,行進速度不快。

所以當他們到達下一個大山寨的時候,山寨的人已經得知朱襄公的傳聞與入蜀,跪在路邊等候多時。

嬴小政叼著大蔥從車窗探頭。

他倒要看看,這一路會遇到多少攔路跪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