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秦王叵測心(第2/2頁)

伯夫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的笑道:“說來不好意思,那時我們才感到自己算個人。可能有這樣相同的經歷,所以我們熟悉得很快。”

別說廉頗一臉不解,連對兵卒較為親近的李牧都困惑不已。

樓緩使勁撓頭,差點把發髻都撓亂了。

你們剛打過一場生死搏殺的仗,彼此之間都死了很多人。這麽深的仇恨,因為你們一起開了一場什麽慶典就解決了?是你們有問題,還是我的耳朵出了問題?

樓緩想破腦袋都想不出原因。

廉頗比樓緩好,他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繼續問自己聽得懂的問題,比如秦軍的訓練。

廉頗已經是秦國的將軍,伯夫沒有瞞著秦軍的訓練方式。

秦軍已經有了較為科學的練兵方式,即站隊,體力訓練,整列,聽口令等。他們每日先跑操,然後練隊列,之後口令訓練,之後才是搏殺訓練。

廉頗頻頻點頭,道:“還行。”

他表情雲淡風輕,實際上心裏怪不是滋味。

這並不是秦軍的練兵方式有多麽高明。他自己練兵也差不多。

只是練兵是將領自己的“秘密”,許多將領寧願分享自己的軍法計謀,也不會分享練兵的方式。

為什麽許多世代為將的將門?將門中傳的不是什麽兵法,就是練兵的方法。

一個將領只要會練兵,勢均力敵的戰鬥就不會慘敗。要拜將軍,指揮大戰役,自然還需要更多的才能。但一個國家需要多少將軍?會練兵就能吃為將這碗飯了。

廉頗也有自己獨特的練兵方式。

雖然旁觀可以看出一些練兵的門道,但具體怎麽做,其中學問大著。廉頗可以自豪地說,沒有自己手把手的教導幾年,別人肯定學不會。

他現在看著秦軍的訓練方式,雖然他還沒有看完全貌,但也已經覺察,秦軍已經把一套能傳家的練兵方式當做了整個國家的東西,在所有軍隊運用,並且以律令的方式直接固定下來。

這樣一來,或許秦國軍隊遇到他國厲害的將領,戰爭肯定仍舊有勝有負。但每個國家能有多少名將?普通將領之間的碰撞,肯定是秦軍贏。

廉頗扯了幾下自己的胡子。

他終於知道朱襄說的,讓他去了秦國之後可以不打仗,安心去鹹陽學宮當老師是什麽意思。

那豎子,難道還想讓自己為秦國培養將領?

朱襄難道不知道,將領和其他學派的人不一樣,向來不會將自己的家傳絕學傳出來嗎?

好吧,朱襄只是一個庶民,他恐怕真的不知道。

廉頗又扯了幾下自己的胡子,差點把自己的胡須扯掉幾根。

現在連自己都知道朱襄邀請自己去鹹陽學宮講解兵法,鹹陽其他人肯定也已經知道。朱襄這樣做,是挖將門立足的根。這有多危險,朱襄不知道,難道其他人不知道嗎?

特別是秦王,他不知道嗎?

廉頗立刻敏銳地發覺,朱襄在秦國恐怕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麽安全。他聽蔡澤說,政兒很得秦王寵,秦王經常去朱襄家休息,仿佛秦王將朱襄當做親近的晚輩似的。

但明明秦王就算接受了朱襄的獻策,也可以將朱襄從這件事中隱藏,說成是他自己的獨斷。秦王卻毫不顧忌地將朱襄的名字公布天下,讓朱襄站在所有將門對立面上。

廉頗能想出秦王這麽做的原因。

朱襄在庶民中的聲望太高了,高到趙國兵卒會為朱襄嘩變。

秦國的軍隊也是由庶民構成,即使秦王知道朱襄沒有野心,他也會防著朱襄,所以他故意讓朱襄站在將門的對立面上。

朱襄與人為善。聽蔡澤說,朱襄去鹹陽之後甚至不接受實職,除了種田和養政兒,什麽都沒做。他這樣無欲無求的性格,本可以不在秦國樹立任何敵人。

就算朱襄養育政兒,摻和進了王位爭奪中。但有一個過分強勢的秦王,王位爭奪根本爭奪不起來。朱襄本來可以成為秦國朝堂中寥寥無幾脫離政治鬥爭旋渦的人。

“廉公,你的臉色怎麽這麽難看?”李牧關心道,“要不要先休息?”

廉頗沉著臉道:“嗯。”

他原本以為自己去鹹陽學宮講學,講解的應該是兵法。但只是參觀了秦兵訓練,他就猜到了秦王的心思。

畢竟他是趙國兩朝元老,這點敏銳感還是有的。

那麽他會如秦王的意,去鹹陽學宮教授練兵之道嗎?

他拒絕也沒用,因為整個秦國應該都知道朱襄提出的這個建議。很快,全天下將門都會知道。

廉頗睜著眼睛一夜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