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長平稅賦錢(第2/3頁)

他們萬萬沒想到,在這一支平平無奇的秦國使團中,有著趙國如今最厲害的兩位將領。

即便只經過了不到一月的時間,廉頗和李牧已經鍛煉出一支能打仗的兵。這些新兵哪怕拿著綁著石塊的木棍也能輕松沖垮匪徒,何況他們的手中還有趙軍偷偷贈送的半廢棄兵器。

廉頗和李牧一路朝著長平前進,一邊擊退匪徒。當到達了長平的時候,他們手中的兵已經頗具血氣,嚇了邊境的秦軍好大一跳。

“見過廉將軍,見過李將軍。”長平守將伯夫抱拳道,“這,這是把趙軍帶來了?!”

廉頗疑惑:“你是誰?”

伯夫:“……”將軍,你見過我不止一次吧!

“咳……”李牧笑道,“我記得你,你經常帶政兒玩。你怎麽在這裏?”

伯夫道:“我曾經是廉將軍帶領的長平趙軍中的一員,後來……”

他頓了頓,實話實說道:“我殺了趙括,投奔了秦國。”

廉頗狐疑:“趙括是你殺的?他不是戰死的嗎?”

伯夫道:“是我殺的。”

廉頗摸了摸胡須,上下打量伯夫。

伯夫跪下。他知道身為趙國兵卒,殺趙將肯定是大罪。廉將軍肯定會怪罪他。

“這麽說,趙括引起趙軍嘩變的事也是真的?”廉頗問道。

伯夫道:“是真的。”

廉頗道:“他說如果能回趙國就要殺了朱襄,也是真的?”

哪怕是現在,提起這件事,伯夫臉上也難掩憤怒:“是真的!”

廉頗微微頷首:“他該死。”

朱襄回到邯鄲時給趙括留足了面子,說趙括是戰死。不過後來有人傳言趙括其實是被朱襄或者趙軍殺死。朱襄才因此入獄。

伯夫驚訝地擡起頭。

廉頗皺眉:“你現在是秦將,對我跪什麽?站起來。”

樓緩插嘴:“廉頗,你現在也是秦將,將來也是他的上峰,他跪你怎麽了?跪的沒錯。”

廉頗:“……”

他抽出了劍。

樓緩十分熟練的移動到李牧身後,道:“廉公讓你站起來,你沒聽到嗎?”

李牧:“……”他真的很擔心在進入鹹陽之前,樓緩就被廉公殺了。

伯夫不敢起來。

“起來!”廉頗輕輕踹了伯夫一腳,“我記起來了,你是不是為了朱襄回到邯鄲,說趙括是你殺的?”

伯夫起身抱拳:“是。”

廉頗道:“還算有情有義。和我說說長平。”

伯夫的聲音更大了:“是!”

他十分激動。除了朱襄公,他最敬佩的就是藺公和廉公。沒想到廉公也入秦了!

白起十分欣賞伯夫,不僅把殺趙括的功勞補給了他,還在去邯鄲救朱襄的事上為了報了功。又因為伯夫曾是長平守軍,對長平一代十分熟悉,所以秦王就任命他為長平守將。

朱襄雖然沒有來到封地,但秦王有意考驗朱襄的治理能力,所以長平每年的施政方針都參考了朱襄的意見。

再加上朱襄幾乎把自己從長平征收的屬於他的份額都重新還給了長平,長平的基礎設施和水利設施得到了極大發展。不過一年,長平就已經恢復了元氣。

廉頗聽到朱襄所做的事後,不由扶額。

他雖然才封君不久,但早早就有了封地,所以對封地的稅收十分了解。

封地的稅收制度即後世所稱的“包稅制”,國君給一個稅額,封地的主人只需要給足這個稅額,多征收的部分就是封地主人自己的錢。

秦王對朱襄很慷慨,承諾五年不向長平要稅。長平的稅收就全是朱襄的錢。

朱襄確實征收了稅賦,然後把稅賦都轉手給了長平,全部用於長平生產力恢復。

恐怕沒有哪個郡有如此多可支配的資金,讓長平的官吏又是興奮又是心驚膽戰。

廉頗疑惑道:“朱襄不拿長平的錢,他怎麽養政兒?”

伯夫搖頭:“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鹹陽的事,他怎麽知道?

廉頗看向樓緩。

樓緩道:“我也不太清楚鹹陽的事。”

廉頗狐疑:“你居然不知道鹹陽的事?”

樓緩微笑:“我更清楚趙國的事。”

媽的!廉頗又抽出了劍。

李牧趕緊擋在樓緩面前,道:“可能秦王額外賞賜了朱襄許多東西,朱襄或許認為那些錢財足夠他養家。”

廉頗罵道:“養他自己沒問題,他以為政兒還像在邯鄲一樣,只是一個質子嗎!政兒是秦國公子,出行怎麽能寒酸?”

李牧:“……政兒可能也不需要太多錢財?”

廉頗:“你放屁!”

李牧:“……”廉公真像一個過分溺愛孫子而不講理的老人。

“廉公,不用擔心,政兒的吃穿出行有夏同負責。”蔡澤從人群中走出,“廉公,李牧,好久不見。”

廉頗皺眉:“你沒有回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