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彩頭餃子宴(第2/4頁)

他知道韓非是韓國宗室,心向韓國。但如果韓非真的是朱襄認可的人才,一點小小的離間計就能讓那個韓非留在秦國。

只要讓韓非無處可去就行。

即便韓非不肯在秦國入仕,在鹹陽學宮講學也不錯,反正不能讓韓國重用他。

嬴小政咬了一下下嘴皮,憋笑。

現在曾大父不僅還能用範翁,蔡翁在這方面的本事不輸範翁。他真想看到韓非如果入了曾大父的眼,能不能逃過這一劫。

“很有天賦,但他還缺少一些歷練。”朱襄道,“韓非要學透了荀子教導的知識,再遊歷七國,積澱之後才能變成一個大賢。”

秦王頓時失去了興趣:“你不遊歷七國也是大賢。”

朱襄失笑:“君上,那不一樣。韓非雖然不得韓王重用,畢竟是韓國宗室,從小沒吃過苦。我雖然沒有遊歷七國,但經歷的變故很多。”

朱襄對嬴小政招了招手,嬴小政毫不留情地松開了曾大父的手,貼到了朱襄身邊。

“這也是政兒比許多已經及冠的人都聰慧的原因。”朱襄道,“去洗手,幫忙包餃子。”

“好。”嬴小政乖乖去洗手。

秦王背著手走過來:“他還會包餃子?”

朱襄得意道:“政兒只要想學,無所不能。”

秦王促狹道:“那你家政兒和韓非比,誰更厲害?”

嬴小政的耳朵豎了起來。

朱襄無語:“拿韓非和一個五六歲的孩童比,是不是太小看韓非了?”

秦王轉頭對嬴小政道:“政兒,你舅父說你不如韓非。”

嬴小政:“哼!”

藺贄笑得手一抖,一塊餃子皮擀破了。

嬴小政氣鼓鼓地站在小凳子上,使勁捏餃子皮泄憤。

雖然嬴小政的肉乎乎小胖手手指很短,但捏出的餃子居然異常規整。

朱襄將餃子皮捏一下就丟進簍子裏,嬴小政非要一個褶皺一個褶皺地捏完一整個封口。

秦王看著有趣,也洗手挽袖子包餃子。

朱襄連忙道:“君上,我拿個小碗給你裝餃子,專門煮給你吃。”

誰敢吃秦王包的餃子啊!

藺贄出餿主意:“你不是說可以把餃子裏包一些奇怪的東西,誰吃到了就叫得了彩頭,運氣會變好嗎?還有比君上包的餃子更符合彩頭?”

秦王雖然老說藺贄不像藺相如,但他的性格意外和藺贄很合得來。藺贄餿主意一出,他就不顧朱襄的勸阻,非要捏彩頭餃子。

為此,他還特意浪費了很多張餃子皮,模仿朱襄包的餃子。

大概是聰明的人學什麽都快,秦王浪費了十幾張餃子皮後,就能包得像模像樣了。

秦王本來想在餃子中包金子,朱襄差點被嚇得把餃子捏爆了。

他知道秦國卿大夫大多上過戰場,吃飯都很狂放。如果哪個人一口吞下一個秦王包的彩頭餃子,這不就吞金自殺了?!

朱襄抱來酸梅子罐子,挑選了幾顆較小的酸梅,讓秦王包進了餃子裏。

秦王一臉遺憾。他還是認為包金子更好。

嬴小政摸了摸不知道何時沾滿面粉的臉,忍笑。

曾大父真是越來越放飛自我了。舅父在秦國越來越安全了。

朱襄說韓非還需要沉澱一段時間,秦王對韓非不再感興趣,免去了韓非被韓國驅逐的可悲下場。

當餃子下鍋的時候,此次前來觀看棉花豐收的卿大夫終於累了,跟在深一腳淺一腳的太子柱身後去蹭飯。

太子柱很想扶著老腰拄著拐杖走路。他比較胖,長時間站立實在是太累了。

“不知道朱襄會做什麽好吃的。”蒙武自言自語。

太子柱小聲道:“朱襄說,今天吃餃子。”

蒙武小聲道:“啊?這麽敷衍?”

太子柱小聲道:“對我們敷衍,對他們不敷衍。”

蒙武小聲道:“也是。”

在一旁偷聽的蒙驁:“……”

太子柱就罷了,自己兒子是不是欠揍了?怎麽感覺兒子越活越回去了?

蒙驁十分好奇,敷衍又不敷衍的膳食究竟是什麽。

是餃子多吃。

朱襄端來湯餃蒸餃煎餃幹拌餃子,有藕肉的韭菜肉的香菇肉的混合魚肉的,他調了一部分味道,賓客們也可以自己調味道。

朱襄介紹:“這是餃子,又叫扁食。外面的皮由小麥粉制作。”

“麥粉?”蒙驁疑惑,“麥粉這麽白?”

朱襄道:“是我從趙國帶來的小麥,口感更好。”

雖然冬小麥可以越冬,但不越冬也可以種植。朱襄到了鹹陽之後,就將手中不多的小麥種子種下。

今年棉花豐收的時候,小麥也豐收了。朱襄留了一半做種子,另一半磨成面粉招待客人。

只有當貴族接受新面粉的口感,才會自發推行新小麥良種,節省秦國推行良種的行政成本。

因為留種不多,明年也只有王莊上會種植新的小麥良種,貴族饞了新面粉也難以吃到。這樣“饑餓營銷”,想必後年良種推行時不需要秦王下令,貴族和豪商就會瘋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