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白棉花朵朵(第3/5頁)

藺贄沒敢跑太快,累著年事已高的荀子。

他放下嬴小政,乖乖挨了荀子幾個寬劍劍面拍打,被荀子放過了。

看著藺贄疼得齜牙咧嘴的模樣,朱襄蹲在地上,雙手放在嬴小政肩膀上,語重心長道:“看,那就是反面例子。人作死就一定會死,政兒可千萬不要學。”

“政兒才不會。”又變成幼稚寶寶的嬴小政掛在朱襄脖子上吊秋千。

朱襄將嬴小政抱起來:“藺禮,別裝了,來幫我做糖醋魚。”

蹲在地上痛呼的藺贄舉起一只手:“有刺的魚我不吃。”

“那你就餓著。”朱襄踹了藺贄一腳。

藺贄拍了拍屁股,站起來道:“你可以對待我像是對待政兒一樣,把魚肉的刺剃幹凈了再送到我碗裏。”

朱襄和嬴小政做出同樣的表情,發出同樣的聲音:“啊呸!”

藺贄扭頭對荀子道:“荀子,你看,朱襄教壞政兒!”

荀子道:“我沒看到。”

藺贄:“……”

他嘀咕著“偏心”,乖乖跟著朱襄去廚房做魚了。

韓非還不知道朱襄會親手做菜,疑惑道:“朱襄公……做菜?”

荀子道:“你每日沒少吃朱襄做的菜,現在才知道?”

韓非緊張得額頭都冒出汗珠了:“朱襄公做、做菜?不是君子、君子遠庖廚?”

荀子道:“君子遠庖廚,是因為不忍殺生。所以朱襄不是讓藺贄去殺魚嗎?你看藺贄像個君子?”

韓非:“?”老師說得好像有道理,但是又好像是詭辯啊!

“我、我也去?”韓非猶豫不決道。

朱襄公和藺卿給自己做飯,他不敢吃啊。

雖然他前些日子沒少吃……

荀子轉身去找櫃子拿茶葉:“你去幹什麽?搗亂?你連生火都不會。”

韓非:“生火、我會!”

荀子道:“不搗亂,你就可以去。”

韓非興沖沖地跟去了廚房。

荀子笑著輕嘆了一聲。

朱襄確實很容易把人帶壞,但這是好事。

韓非這個孩子很有才華,如果他能想開一些,以後前途無量吧。

只是這孩子估計也不能繼承他儒家的衣缽。

思來想去,結果居然他最先不看好的朱襄,反倒是最符合他心中能踐行孔子之路的人。

荀子背著手慢悠悠朝著屋裏走去。

聽聞朱襄摘了些菊花做成花茶,他去拆一包嘗嘗看。

見韓非也來了廚房,朱襄沒有驚訝。他詢問了韓非會做什麽後,就安排韓非去生火。

嬴小政坐在小凳子上乖乖剝蒜。

如果夏同此刻回來,那麽洗菜的就是夏同。

好友們一同在廚房忙碌,邊忙碌邊聊天,也是他們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雪見韓非十分不熟練地往爐灶中塞柴火,細心指導韓非生火拉風箱。

當知道夏同就是秦公子後,雪就對身份高貴的人進廚房幫良人幹活的事不會有不自在了。

夏同和政兒都會幫忙,其他人的身份還能比夏同和政兒高?

哦,秦王雖然沒來過廚房,但太子也曾陪著政兒去拉風箱,還在灰燼裏埋土豆。

雪見到這些王公貴族,已經和見到平民一樣心無波瀾了。

雪看得出來,自家良人時不時地懷念在趙國的日子,但她自己更喜歡在秦國的生活。

秦國雖然生活沉悶了許多,沒有那麽多人與她聊天,但給她的安全感很足。她相信待在秦國,良人和政兒都不會有危險。

在趙國,她會對趙王和趙國的貴族害怕;在秦國,秦王和秦太子牽著政兒在家裏喝茶散步。

雪真的非常喜歡秦國。

她聽說韓非在韓國過得不好,便偶爾會對韓非嘮叨秦國的好,說韓非應該在秦國出仕,秦王是一個很好的國君,一定會重用韓非。

至於韓非是韓國公子一事,雪並不認為是什麽值得猶豫的事。因為秦國朝堂中,其他六國的公子和宗室比比皆是。

雪看到的都是秦王和藹可親的一面,她對秦王的評價十分偏頗。

但韓非看著如長嫂一樣照顧他的雪姬提起秦王時的神情,心情又低落了幾分。

朱襄公說秦王是因為他是秦國外戚才高看他一眼,但韓非自己是韓國公子,也沒有被韓王高看一眼啊。

這是王對親近的人和不親近的人差別待遇,還是秦王本身就和其他國君不同?

韓非在朱襄家裏住久了,見過老秦王好幾次。

他沒和老秦王說上話。但只是遠遠看著老秦王下田地陪著曾孫拾取麥穗的背影,他就心生澎湃。

韓非仿佛看到了從史書中走出來的先賢國君。

朱襄公說,不是美玉有罪,而是實力守不住美玉,所以才“懷璧其罪”。

秦國顯然有能守住寶玉的實力,所以秦國是否已經身懷美玉了?

但天下傳聞,秦王都殘暴寡義,私德不修,和“仁”字搭不上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