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棉花地花蕾(第4/6頁)

韓非吸了吸鼻子,委委屈屈道:“韓、韓國就、就留不住賢才嗎?”

朱襄想了想,道:“你應該聽說過,春秋時有一個國家,他的國君十分仁義,所以吸引許多賢才來投,所以楚王出兵滅了這個國家,你認為是國君行仁義不對嗎?”

嬴小政歪頭,這個故事好像聽過,記不得從哪裏聽過了。

韓非道:“我知道。所以現在已經不適合行仁義了。”

朱襄失笑:“那如果那個國君不是施行仁政,而是整備軍隊,楚王就不滅他嗎?”

韓非道:“這……”

朱襄搖頭:“你在書簡中寫這個故事,以佐證你所說的今不必效古,是詭辯。今不必效古是正確的,但這個故事並不是說明了你想闡述的問題。”

“一個靠近強國的弱小國家,若平庸,可能會多活一會兒。一旦它想變得強大,肯定就會立刻被強國滅掉。”

“商周原本的地盤很小,但商周原本在邊陲,所以他們暗中擴大才沒有引起別人的警惕。秦國也一樣。秦國慢慢強盛起來,是因為中原國家看不上秦國西陲之地,給了秦國發展的機會。”

朱襄嘆了口氣,雖然很同情韓非,但也很直接地打碎了韓非的幻想:“韓國從立國之初就已經失去了機會。”

朱襄招了招手,一位仆人遞來紙筆,他在紙上畫了七國地理位置圖。

韓國領土正好位於七國正中間,地盤又小,哪怕別人不打他,其他國家互相打仗也會波及他。

所以韓國雖然不會被一口氣滅掉,但他從建國初期時,就已經進入了緩慢的衰亡。

朱襄向韓非解釋著韓國的地理位置,用秦國做對比,告訴韓非為什麽韓國沒有希望成為七國中的雄主。

秦國所有戰爭都在函谷關之外打,所以贏了有好處,輸了整備一年又能卷土重來,秦國境內的生產秩序沒有因為戰爭而破壞。

而其他國家,戰爭發生在自己的國土上,哪怕贏了戰爭,也會被秦國逐漸消耗國力。

趙國就是這樣。

秦國與趙國的戰爭,秦國其實贏少輸多,但逐漸衰弱的卻是趙國。因為戰場附近的農人不可能安心耕種,錯過了一季,就是錯過了一年。

一年的饑荒,會餓死多少人?會少多少稅收?

後世人都知道要禦敵於國門之外,戰爭若在本土打響就已經輸了一半。而此時,只有秦國有這個意識。

“秦國在戰略水準上就勝過其他國家許多了。”朱襄感慨。

白起聽朱襄正在指導學子,立刻來看熱鬧。

他正好聽到朱襄說到這,臉上浮現出自豪的笑容:“很多人都沒有看穿這一點,朱襄能看穿這一點,可以躋身名將之列了。”

朱襄連連擺手:“我都說了慈不掌兵,我不行。”

白起道:“如果讓你去守城呢?抵禦匈奴呢?”

朱襄:“……呃,這個我還真能領兵。不過最好還是別去了,我膽子小,見不得血肉橫飛的場面。”

白起拖了張椅子坐下:“我又沒想推舉你去,不會讓你去。你們繼續。”

韓非疑惑地看著這個突然出現的面容平和的老人。

朱襄介紹道:“這位是武安君白公白起。”

韓非表情一僵,立刻腦門上冒出了一層冷汗。

嬴小政嗤笑:“白翁,他怕你!”

白起捧著陶瓷杯,神色平靜道:“嗯,六國人都怕我。”

嬴小政恭維:“白翁厲害!”

白起輕笑。

韓非眼珠子都不敢轉了。

白起打完楚國之後,活躍地點就主要放在了三晉之地。韓國的衰落,白起出了很大的力。

可看到了白起,韓非連仇恨的心思都升不起來。這位武安君實在是太過厲害,厲害得讓人敢背著他說仇恨,當著面就怕得連恨都不敢恨了。

嬴小政牛氣哄哄地把舅父的手臂當扶手拍了拍。

他又感覺為夢境中的自己找回了場子。

夢境中的自己,不謝!

“若、若韓國也有武安君……”韓非膽子還是很大的,很快就從對武安君的恐懼中緩過來。

“那和迎我入韓有什麽區別嗎?”朱襄道,然後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臉頰,“拿我和白公相提並論,我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你沒有。”白起道,“如果我在韓國,六國一定會為了解除我這個威脅頻繁攻打韓國。即便我能贏一次、兩次、三次、數次,但正如朱襄所說,韓國每一場勝利都會耗費自己的國力,要麽韓王無法忍受這件事,將我送給他國;要麽我能在我有生之年護住韓國,我一死,韓國立刻被人所滅。”

韓非雙手攥緊衣擺:“韓國、韓國就全然沒有辦法了嗎?韓國基業幾百年……”

朱襄嘆氣:“韓非,晉國都可以滅亡,為何韓國不能?”

韓非猛地擡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