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烤土豆蘸鹽(第3/4頁)

朱襄從不過自己的生日。他只和雪悄悄在家裏為彼此慶祝生日。嬴小政的生辰,是他第一次在家裏大辦宴席。

他希望以一場較為隆重的宴席,讓被父母丟棄的政兒開心。

已經灰暗的童年沒辦法彌補,朱襄想從現在開始,讓政兒童年的每一天都有歡笑。如果童年過得開心一些,或許自家政兒成為始皇帝後,會對百姓稍稍仁慈一些。

朱襄一直很謹慎,從不接受平民的饋贈。

今日嬴小政生辰,他才第一次收別人的禮物。但只會收一點,大部分東西都會返還。

見朱襄終於肯收禮了,十裏八鄉的村民都急匆匆趕過來。

一籃子小米,幾個雞蛋,打來的野雞,河裏摸來的魚……除了這些樸實的食物之外,還有布頭、草鞋、籮筐等手工藝品,還有人請了會寫字的人,給朱襄公的小外甥寫了健康長壽的祝詞。

嬴小政看到堆積如山的禮物,驚訝地小嘴都合不攏了。

“這些都是給我的?”嬴小政再三拉著舅父的袖子詢問。

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腦袋:“今日我們家過生辰的除了政兒,還有誰?”

嬴小政不解:“他們都不認識我,為何要向我送禮?是為了討好舅父嗎?”

朱襄輕輕敲了敲嬴小政的腦袋:“他們是為了讓我開心,但不是討好。政兒,他們不送禮物,我也會教導他們如何種田。”

嬴小政皺緊小眉頭。

朱襄將嬴小政抱起來,道:“政兒,你上次摘了最漂亮的土豆花送給你舅母,是討好你舅母嗎?”

嬴小政抱住腦袋,有點迷惑,不知道該不該點頭。

朱襄道:“你是為了讓你舅母開心,但並未想過用漂亮的土豆花換取什麽,對嗎?”

嬴小政好像有一點明白了,他道:“他們想讓舅父開心,並未有所求?”

朱襄道:“有些感情,有利益交換,但並非只有利益交換。政兒慢慢看,慢慢學,你還小,不急。”

嬴小政似懂非懂地點頭。

朱襄問道:“收到禮物,開心嗎?”

嬴小政使勁點頭。

朱襄笑著蹭了蹭嬴小政的臉:“開心就好!來,舅父幫你把禮物記到小本本裏。今日就用政兒收到的禮物,請鄰裏吃一頓好的,如何?”

嬴小政本有些舍不得。他第一次收到這麽多禮物。

但他看著朱襄的笑容,鬼使神差的點點頭:“好,政兒請客。”

朱襄把嬴小政舉起來晃了晃,大聲道:“今日我家政兒請鄰裏鄉親吃大餐!有空的來幫幫忙!我們在門口擺幾桌,來者都有份!”

立刻有村民高舉著手願意幫忙,還有稍稍富裕的村民往家裏跑,說再拿些食材來。

相和擠過來,道:“我做了很多桌子凳子,今日試試讓他們坐凳子,免得弄臟衣服。”

朱襄看向荀況。

荀況冷哼了一聲,道:“隨你。”

相和從懷裏摸出一個玉連環:“生辰禮。”

玉連環兩環相貫,是貴族士子很喜歡的玩具。相和用來做玉連環的玉是青玉,雖不是藍田玉,也非常符合秦人的審美。

嬴小政愛不釋手,立刻玩了起來。

荀況眼睛眯起來,冷哼了一聲,最終沒有在藺相如面前拆穿相和的身份。

荀況收起鄙視相和的視線,看向了一個正在幫朱襄收拾村人放在地上的禮物的中年農人。

那農人猶豫了半晌,在懷裏反復摸索了許久,咬牙摸出一卷書簡:“朱襄公,你可以收下這卷書嗎?”

“啊,好。”朱襄根本沒有疑惑一個農人怎麽會突然摸出一卷書,立刻將書簡揣懷裏,“說起來,你是不是叫許明?”

許明疑惑:“是……朱襄公為何突然提起我的名字?”

朱襄道:“沒什麽,就是突然記起有人叫你許明,隨便問一句。”

他觀察了許久,猜測那個給他貢獻了良種的許明究竟是誰,果然是這個曾經詢問過他是否是“農家”的“老許”。

當時老許說“農家”的時候,他還以為指務農的人,都沒想過什麽諸子百家。

老許既然系統好感榜單上有名字,他或許就是“農家”的人,而且大概率地位不低。

不過那個叫“钜子”的人,他還是沒有頭緒。他身邊的人沒有一個姓名中有“钜”,難道真的是聽到他名聲的某個不認識的大佬?

朱襄撓撓頭,把這個疑惑丟到一邊,反正也不重要。

民間給孩子辦抓周禮什麽的,都是全村都會來吃席的重大喜事。村人都知道朱襄沒有子嗣,現在朱襄收養了外甥,就是收養了一個以後能為他養老送終的人。他不大辦一場,反倒會讓人疑惑這個外甥的身份。朱襄這次便熱鬧了一次。

廉頗本來對小孩子的生辰不感興趣,只讓人送來了禮物。

聽到朱襄要在村裏辦大宴會,閑不住的他立刻飛身縱馬跑來湊熱鬧,又遭到藺相如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