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羊肉湯泡饃(第4/4頁)

誰曾想,秦穆公死時,居然讓一百七十多人“從死”,其中還包括奄息、仲行、針虎三位良臣。

西周時就已經排斥人殉,但這排斥的人殉只是用人當祭品,另一種“人殉”一直存在,那就是“從死”。

所謂“從死”,就是妻妾、家仆、臣子等“自願陪葬”,陪同墓主人前往九泉之下,繼續服侍墓主人。

兩者的區別,就是前者是把殉葬的人當牛羊豬狗等祭品;後者承認殉死的是人,甚至還是自己寵愛的人。

不過這種“自願”,誰都知道不可能真“自願”。所以王公貴族選擇殉死的人時都比較克制。

此時一出,別說士子嘩然,連秦國民間都無法接受。《秦風·黃鳥》唱道,“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秦國國君名聲一落千丈,仁人志士從此繞著秦國走。秦國自秦穆公後,整個春秋時期再無建樹。

戰國之初,秦國淪為二流國家。直到秦獻公時,秦國國力才重新攀升。

而正是這位秦獻公,繼位不到一年,就下詔終止秦國延續三百余年的人殉制度。可見“名聲”對秦國國力確實影響很大。

藺相如提起秦穆公,是提醒荀況,秦穆公生前一直保持著仁德賢主的模樣,死時卻翻臉讓賢臣陪葬。誰能保證,現在的秦國國君不是他老祖宗那樣偽善的人,嘴上吹得天花亂墜,行為上卻迫害良臣,甚至讓良臣陪葬?

老秦王已經快死了!

荀況無法回答。

他此次西行,就是去了秦國。

荀況稱贊秦國百官和庶民遵守法度,井然有序,仿佛古代賢王治理的國度。但他也看到了秦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只注重法令,不興道德教化;只任用有能力的人,不對其品德進行甄選。

荀況預言,秦國會亡於此。

朱襄前世時空的歷史證明,荀況的預言完全正確。

“現在或許還沒有這樣的雄主。”荀況最終嘆息道,“他尋得那樣的雄主前,請保護好他。”

藺相如沉默良久,也長嘆一聲。

兩人沒了夜遊的興趣,轉身向遠遠綴在他們身後的朱襄走去。

“不散步了嗎?餓了嗎?渴了嗎?要不要我再做點夜宵?”

“做什麽夜宵!夜裏不能多吃,會積食傷身!”

“你們可以吃飽後再走一會兒?哎喲!”

朱襄被藺相如敲了一尺子。荀況看著乖乖捂嘴的朱襄朗聲大笑,驚起沉睡的雞鴨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