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4頁)

嬴小政把沒有幾兩肉的下巴擱在舅父頭發濃密的頭頂,滿心滿眼都是求知欲。

這些都是他在夢中沒有“見過”的事。他對此充滿好奇。

在不遠處高地的樹蔭下,兩個老頭子在周圍的攙扶下,也正對著蹲在田埂旁,頂著小外甥,和農人們談笑風生的朱襄指指點點。

荀況道:“那就是朱襄?他脖子上怎麽還坐著一個小孩?”

藺相如道:“那是他外甥,秦王孫異人丟棄的孩子。我之前不是和你說過朱襄的家庭情況嗎?”

荀況理直氣壯:“忘了!”

藺相如:“……”捏著拐杖的拳頭癢了,好像給這家夥腦門上來一下子!

荀況接著道:“你說朱襄能讓庶民的田增產兩至三倍,我就記得這個。他家庭情況與我何幹?”

藺相如:“……”行,你當過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你嘴皮子利索,我說不過你!

這個能讓以口舌之利,立下得封上卿大功勞的藺相如,居然自稱“說不過”的人,後世稱為“荀子”。

也就是罵遍儒家其他學派為“賤儒”,掀起儒家各學派互罵對方“賤儒”罵戰的荀子。

荀況是趙國人,出仕齊襄王,任稷下學宮祭酒。齊襄王於公元前265年崩逝後,荀況遭到排擠,離開齊國四處遊歷,現在剛剛結束西行,回家探親。

藺相如拜訪荀況,希望荀況能在趙國出仕。但荀況說最近遊學有所得,要閉門著書立說,暫時不考慮出仕。藺相如便只與荀況保持良好私交。

“既然他能讓庶民的田增產兩至三倍,為何趙王還不讓他出仕掌管全趙國的田地?”荀況問道。

藺相如道:“他能讓庶民的田增產兩至三倍,但對貴族的田沒有太大提升。”

荀況道:“貴族不願意庶民的田和他們一樣的糧食產量很正常,但趙王為何如此短視?”

藺相如道:“一個弱冠繼位,還以‘幼年’為借口,需要先太後執政輔助的趙王,你要他多遠視?”

趙國史書記載如今趙王“因年幼而讓太後聽政”。但捋一捋趙王的年齡,他登基時差不多二十,無論在哪國都該親政。

而從聽政的趙威後的記載可以看出,趙威後不是一個喜歡攬權的人,除了有些舍不得幼子,幾乎沒有做過為自己攬權謀利的事。

所以,趙王死時讓趙威後輔政,只是單純對這個二十歲的“幼主”不放心。

趙王自己也知道。若不是他的太子兄長死在了疫病中,根本輪不到他繼位。所以他在親政之後才如此急功近利,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雄主。

藺相如腹誹,恩主先王的判斷真是正確極了!

荀況樂了:“這是你一個勸我在趙國出仕的上卿該說的話嗎?”

藺相如道:“趙國在如此危急時刻,需要力挽狂瀾的臣子輔助。不過你這麽老了,不知道還能活幾年。我招攬你,只是想借你的名望招攬更多的人才。”

荀況握著拐杖的拳頭也硬了,很想讓藺相如見識一下儒家以理服人的絕招。

兩個老頭捏著拐杖,你一言我一語互相諷刺,陪同的藺贄神情很尷尬。

藺相如本來是向荀況推舉朱襄,希望荀況收朱襄為弟子,讓朱襄有一個名門師傳,好再次幫朱襄求官。

結果這兩老頭說著說著就忘記了正事,開始夾刀帶棍用言語打了起來。直到朱襄結束和農人的對話,扛著他的小外甥走得快沒影了,兩人才想起來自己今日出門的目的。

荀況:“人呢?”

藺相如:“藺贄,你怎麽把人跟丟了?趕緊去找!”

藺贄:“……”行,你是我阿父,你惱羞成怒罵我,我受著。

藺贄很了解朱襄的行動路線,幾人很快又偷偷摸摸跟上。

藺相如讓荀況收的不是普通聽講學的弟子,而是磕頭拜師的入室弟子。

荀況十分自傲,這樣的弟子一個都沒有,連家族子弟都不收。

朱襄的經歷和能耐太過神異,讓荀況起了好奇心。所以這老頭和藺相如一合計,決定偷偷跟隨朱襄,觀察這個弟子是不是人如其名。

荀況:“把他外甥扛了一路都不累,這人體力好,適合儒家。”

荀況:“能言善辯,適合儒家。”

荀況:“通歷法農事,適合儒家。”

荀況:“對民和善,適合儒家。”

荀況:“他這本事怎麽好意思和遊俠切磋?!我儒家沒有這樣的廢物!!”

藺相如聽得眼皮子直跳:“我第一次聽說入你們儒家門必須武力高強!”

荀況瞥了藺相如一眼:“不能打怎麽遊學?”

藺相如問道:“那這弟子你是收還是不收?”

荀況噗嗤笑出聲,搖搖頭道:“藺上卿啊,你著相了。你看看這朱襄,是需要學習別人思想的人嗎?”

藺相如疑惑:“你這話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