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6頁)

“當然不是。”羅建林道:“平日裏壯年得下地,再加上水流太急我們不敢冒險,所以每年秋冬之際,大隊會組織一些人集體下河撈魚。”

秋冬之際,已經過了糧食收成的時間,隊裏會比其他時間清閑很多。

再有,那也是水流漸漸變緩的季節。

而且經過一年的蘊養,河裏魚兒成群、落窩,條條都十分肥滿。

“壯年們會在那幾日分組在各自的區域下水,這樣對他們的安全有保障,如果天氣不錯,便會進行十天的撈魚活動。”羅建林說著的時候,臉上並沒有多少笑意:“可惜啊,光靠雙手他們的收獲並不多,而且就算沒入冬,那個時候氣溫已經降下來很多,天天泡在冰冷的河水裏,就算是壯漢也受不住。”

記得收獲最好的還是大前年。

每戶都分到了兩三條魚。

等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就多了一道好菜,剩下的還能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擺出來。

可同時,有兩個人因為下河感染上了風寒。

一人硬是咳嗽了整個冬季,一個半夜高燒,好險及時送到衛生所救了一條命回來,為此大隊還幫著墊付了三塊六的醫藥費。

三塊六呢。

這錢大隊不得不出,但也硬是讓袁會計從大前年念到現在。

其實他知道除了靠人力去撈魚之外,還能借助很多工具。

就比如容知青掏出來的尼龍線。

但這玩意實在是太貴了。

頭幾年的日子多難熬啊?一分錢都得省著花,袁會計更是日日盤算著大隊的賬,都把自己的頭發薅禿了。

真要到了關鍵時候,這些錢都是救命的錢,誰敢開口花上大幾塊去買釣魚的工具?

至於自己編織魚簍。

大隊也不是沒有試過。

可用這些東西,避不免的還是得有人下水。

操作的還是大隊裏的壯年,不能讓老人和小孩去以防出現事故。

可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家人,不可能將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小河裏,更重要的也是收獲並不多。

反正大隊也是嘗試過各種不用掏錢的法子。

最後還是覺得每年集體捕撈最好。

羅建林在說的時候,眼神一直落在尼龍線上,實在忍不住開口問道:“容知青,你拿這麽多尼龍線出來,是有什麽打算嗎?”

容曉曉輕輕笑了笑,“其實,我是想和大隊合作。”

大隊長說得這些,她在來的路上早已經打聽清楚了。

花上幾顆糖果,那些孩子們能把家裏的秘聞都說出來,更別說關於小河的事。

“合作?”羅建林身子向後,眉頭已經緊皺起來:“這小河裏的魚都是大隊資產,哪怕你拿出尼龍線,我都不可能跟你合作。”

怎麽合作?

網上來的魚其中一部分歸容知青?

不管這其中一部分有多少,只要給大隊的其他人知道容知青多分了魚,總會有人心懷不滿,到時候一個不好告發到社區。

往好聽點那是合作,說嚴重些,他們就是偷竊大隊資產進行交易!

他會挨批評,容知青也不會有好下場。

這麽冒險的事,羅建林不會做。

“大隊長,你可誤會我了。”容曉曉一臉委屈著,“我花這麽多錢,還不是為了大隊的四頭豬!”

“什麽意思?”

“網上來的魚,大隊怎麽分我沒一點意見,我要的是河裏的貝類和田螺,”容曉曉嘆著氣,幽怨的看了他一眼,“這眼見的一天天過去,大隊長都不幫我想法子怎麽解決貝殼和田螺的事,那我就只能自己想法子了。”

“小河有一段地方水不深,漁網編制密封一點,綁上石塊下網,置放的時間長一點就能帶上水裏的貝類,下網後,請下網的社員用竹耙在邊上鏟幾下,也能弄到不少田螺。”

她最後再次肯定:“魚我絕對不多要一條,我要的是貝類和田螺。”

這麽一聽,容曉曉是不是吃大虧了?

最少在羅建林耳裏是的。

花了這麽多錢不多要一條魚,要的貝類和田螺也是為了村裏的四頭豬,媽呀!這簡直是絕世大好人吧?!

可容曉曉真的吃虧了嗎?

多少肯定有。

但她從一開始就明白一個道理。

在這個時代,吃獨食最為致命。

靠她自己也能弄到魚,但她敢百分百保證在享受鮮美魚肉的時候一定不會被其他人發現嗎?

要知道,二姑家邊上還有兩戶。

一次兩次還好,次次都能從二姑家聞到飄香的魚味。

陳嬸子先不說,季家真要發現了,保證第一時間舉報。

既然這樣,便將所有人變成自己人。

家家戶戶都能吃上魚肉,那她跟著吃,總沒人會說吧?

可真要說她吃了大虧。

倒也不是。

魚不多分一條,貝殼和田螺也有肉呀。

殼拿去喂豬,肉拿來喂人沒毛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