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頁)

簡單的縫補工作她們自己也能做,要是做衣服縫被子這種,知青做不來,就更喜歡找附近的老鄉幫忙加工,當然加工也不是免費的,會適當的根據難易程度給上個五毛到八毛不等。

兵團的知青每月都有國家發的工資,大約有二十塊,花上幾毛錢找人幫忙做衣服還是能花的錢。

而老鄉這邊,也願意偷偷幫著知青加工,賺這份加工費,用來補貼家用。

知青們也都不傻,久而久之,哪位嬸子的手藝好,哪位嬸子的手藝不好,這也都不是什麽秘密。

唐湘帶蘇姚去的那家,他家的婆婆和兒媳婦手藝都很好。

蘇姚把棉花和布交給人家,然後說出自己的要求。

那兒媳婦很熱情,用手量了蘇姚的大致尺寸後,讓她三天後過來取。

過冬肯定不能只有一件薄棉衣,從頭到腳都得武裝好。

蘇姚可是聽說唐湘和馮紅慧形容過,順城冬天的寒冷程度,冬天的室外說是滴水成冰那真是一點也不誇張。

蘇姚趁著進城,去城裏的供銷社買了幾斤毛線,又順便上門去穆洪波家裏拜訪,看了看翟江瑞。她如今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婆家那邊不敢讓她去上班,給她請了假,讓她在家裏好好準備生產。

看到蘇姚拎著禮品上門,她挺驚喜的,拉著蘇姚講了很多自己的事情。

她在這邊沒有親戚朋友,因為在當地嫁人,後來又有了城裏的工作,一起下鄉的知青都不願與她相處,跟她斷了聯系。

同事那邊與她相處得還算不錯,但是願意主動上門找她聊天的人就壓根沒有。

因此即便是在家休產假,她覺得還反而不如上班有趣。

中午是翟江瑞的婆婆特意回家給她做飯,翟江瑞說她,“媽,我是揣了孩子,又不是癱在炕上不能動彈,還得讓你跑回來給我做飯,我自己能行的。”

翟江瑞的婆婆在她嘴上拍了一下,“趕緊呸呸呸,小孩子家家的,別胡說。”

她笑嘻嘻地呸了三下,一看就是被夫家寵著的兒媳婦。

聽說蘇姚是翟江瑞的老鄉,她婆婆說,“早知道我們家瑞瑞的朋友過來,我多買點菜回來就好了。”

後來知道蘇姚寫了那邊報紙上的文章,讓翟江瑞從臨時工轉成正式工,說什麽都要出去再買點菜。

蘇姚趕緊攔住,好說歹說才讓她放棄了這個想法。

家裏有孕婦,這又是個被寵著的孕婦,穆家的飯菜屬實不算差。

吃完飯,穆母不急著去上班,跟兒媳和翟江瑞一起聊了不少內容。

主要還是圍繞著關於如今想要買什麽東西,去哪裏什麽時候能買到。

這些內容對於蘇姚而言,那真是特別重要,她已經來了順城三個多月,但是進城的次數屈指可數,跟翟江瑞婆婆這個土生土長的順城人那真是沒法比。

眼瞅著要到孕婦午睡的時間,蘇姚適時提出離開,告別這一對婆媳,她又根據翟江瑞婆婆所說,另外去買了些東西。

蘇姚上輩子有過織圍脖的底子,因此不需要請老鄉“幫忙”。

不過她還是需要學習一下針法,毛衣毛褲的織法與圍脖不同。

買毛線的錢是一筆巨款,她買的毛線是純羊毛,買的又多,貴是很正常的事情,蘇姚心疼得不行。

想著得從哪裏回點血。

剛好到了團裏發工資的日子,蘇姚白天領了工資,想到買的那堆毛線,瞬間有了主意。

晚上周言安到家,就看見他家媳婦笑盈盈的站在門口等他回家。

見到他回家,特別熱情迎上前,“周團長,你要圍脖不要,純手工制作,只為給你最好的體驗。”

周言安體質好,耐熱更耐寒,圍脖對於他來說可有可無,蘇姚說純手工制作,想起前幾日她買的那一堆毛線球,肯定是她親手織的。

蘇姚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還得織毛衣,周言安覺得沒有必要麻煩他。

他拒絕的話剛要說出口,就聽見蘇姚笑眼彎彎地伸出右手,“只要五塊錢,就能帶回家。”

周言安愣了一愣,對面人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他,“要不要嘛?”

“要。”

蘇姚就知道周言安這裏最好坑錢,正準備讓他掏錢,就聽對面男聲說,“要兩條。”

咦?

兩條的話,她買的毛線可能不太夠,那她的毛衣就只能變成毛馬甲了。

不過兩條的話,就是十塊錢,這就不是回血,是凈賺了。

不過他要買兩條幹嘛,難不成兩條圍巾換著圍?

不過蘇姚不打算從周言安那裏賺太多錢,而且一條圍巾足夠了,沒必要買兩條。

蘇姚試圖用漲價來勸退周言安。

她微微搖頭,“看在咱們關系好的份上,買一條給你打折,親情價一條五塊,超過一條就不打折了,第二條十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