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4頁)

後勤那邊每天都會出去采買東西,一個幾萬人的團裏,每天用到的物資不少,後勤需要天天出去采購。

昨天去後勤處呂主任家的時候,蘇姚就說能不能幫忙把自家需要的東西帶回來。

這簡直太能了。

家屬院裏經常讓給後勤采購的人錢和票,讓幫忙順手捎上自家需要的東西。因為這一點,後勤處呂主任一家人緣特別好,不是因為職位高,大家都有有求於人的時候嘛。

也是因為這一點,哪怕呂主任以公謀私,為讓呂主任的老婆在團裏的小賣部工作,也沒人有意見,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

成袋的石膏粉被搬進了東屋。

那小戰士一直在說,“我來就行,周團您歇著吧。”

這怎麽能行。

而且他搬得還沒周言安快,趁著小戰士不注意,蘇姚悄悄沖一手拎起一袋子石膏粉的周言安豎起大拇指,做出口型,“周團長可真厲害。”

小戰士將小推車上的石膏粉卸下,就要幫著周言安往屋子裏扛,蘇姚連忙阻止了,這是自家的事情,你不能讓人家幹太多活。

蘇姚就說,“你先歇一歇,我這裏有領證的時候買的喜糖,給你分一點。”

那小戰士連連推讓,“嫂子你太客氣了,我手裏臟得很,沒法子拿,你的好意我心領了。”

“這樣吧,我幫你揣進兜裏,你把衣服兜撐開。”

小戰士哪敢讓蘇姚替自己,他趕緊把手往身上的褲子上擦兩下,然後伸手,“謝謝嫂子。”

他這一系列動作看得蘇姚目瞪口呆,可以去旁邊的水盆裏洗手這話都忘記說了。

後來是周言安和蘇姚一起去後勤處,親自把東西推回來,一連推了三趟。

東西沒少買,不過有周言安付錢。

廚房裏相關用具,是最先到位的。

蘇姚非常需要可以自己在家做飯開小灶。

雖說團裏有食堂,可食堂每日每餐飯開放的時間都是固定的,如果錯過就只能挨餓。比如說兩人上次去挨家挨戶發喜糖,回家的時候就已經錯過了飯點,兩人吃了點桃酥墊吧。

而且食堂大鍋飯的味道,那只能說餓不死/人,跟好吃完全不沾邊。

把做飯的大鍋插/進灶坑上,鍋碗瓢盆菜刀都擺在灶台上。

至於案板不需要買,找個粗一點的樹根,經過簡單地打磨,那就是案板。

看著東屋裏面堆著的石膏粉,蘇姚說,“咱們現在就往墻上抹膩子吧。”

周言安沒什麽意見。

蘇姚去隔壁王大娘家井裏接水,拿回來讓周言安將之和石膏粉放在一起攪拌均勻,再往墻上刷。

蘇姚怕石灰漿滴到他/幹凈的衣服上,建議換上一件舊衣服。她避了出去,給他留出換衣服的空間。

蘇姚再進門的時候,看見周言安不僅換上了舊衣服,而且還往身上披上了一塊塑料,這下子連舊衣服都能保護得很好。

蘇姚看見以後有些忍俊不禁,就是目前這樣有點影響周團長高大威武的形象。

她一下沒忍住想拍拍他,表示幹得不錯孺子可教。結果伸出去的手,硬生生地停在了半空。

這誰懂啊,不管是拍哪裏都不合適。

拍頭是對待小孩子,拍肩膀和手臂是那是對待下屬,剩下能拍的地方實在不多。拍臉這在不熟的情況下,多少有點侮辱人的意思在。至於拍胸,那就有點少兒不宜了。

思索片刻,蘇姚伸出的手,硬生生地收了回去。

她輕咳了一聲,“我給你打下手,需要我做什麽,盡管直說。”

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周言安已經刷好了半面墻。

蘇姚看著這進度,覺得過不了幾天,就可以完工。

第二天,蘇姚跟著後勤處采購的卡車進了一趟城。

雖然知青們每周末才能坐車出去一次,但不代表後勤的卡車每周末才出門采購。後勤的車每天都出去,只不過是為了管理知青方便,才只有周天對知青開放。

蘇姚跟著車去了翟江瑞的單位,兩人一起去找了她的領導,申請可以進入軍團為還沒領證的軍人兩口子補發結婚證。

這申請得到了批準,一來領導那邊也想跟軍團打好關系,這個也算是賣對方一個好。二來,是翟江瑞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這個不影響結婚辦事處正常辦公,他自然沒啥意見。

只是在蘇姚離開以後,囑咐翟江瑞在外做事要得體,她代表的順城政府的面子。

“咱們是去辦好事的,可千萬不能得罪人。”

翟江瑞一一應下。

回到家屬院以後,蘇姚挨家挨戶跑了一趟,將領結婚證的材料和時間告知大家。

前後不花費十分鐘時間,也不需要大家去城裏辦理。

一聽這結婚證領得這麽方便,還沒領證的都十分心動。

蘇姚再叮囑了一遍注意事項,就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