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第3/5頁)

“哦。”

那位任博士似乎才回過神來,他充滿欣慰地說道,“青沉,按照檢測結果,四號真的具備了某種操控物體的能力。”

“這是紅尾獅的血脈不曾具備的!”

任遇斐興奮地道:“也就是說,讓血脈強大的幼崽生活在獄星,的確有極大可能在成年之前,就激發出他們的潛力,獲得新異能!”

就像之前夏景鳴和石一江說過的那樣,長期接觸汙染物,提升對汙染物的耐受程度,有一定的幾率可以獲得異能。

而這,自然也成為了星盟始終不肯放棄這顆星球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星際聯盟,由大小數十個成員國所組成,這些成員國有強有弱,皆由幾千年前的兩大人類國度分裂而來。

盡管現在,各個國家存在不同的利益沖突,勾心鬥角的政治角逐屢見不鮮,也都擁有不同能力的頂尖獸血戰士,但是,所有成員國都承認一個歷史事實,那就是——

他們在血脈上同宗同源、擁有同一個祖宗。

而這,成為了星際聯盟成立的前提和根基。

至於星際聯盟誕生的初衷,便是為了將各個人類國家聯合起來,對抗在探索星際的過程中,人類所遭遇的各種外星生物。

星盟各成員國需要強大的戰士,在戰爭中出力越多的國家,便能得到越多的資源分配,不僅能為人類的生存做貢獻,也能為本國爭取到更好的發展。

所以,能夠激發出戰士潛力,讓普通戰士也獲得異能的獄星,自然不可能被放棄。

這一點,在過去將近二十年的實驗中,已經被研究院所證實——

那些普通血脈的戰士,比起具備特殊血脈、本身就擁有強大實力的戰士,獲得異能的幾率要高得多。

因為,擁有特殊血脈的戰士,在受到紅霧汙染過高時,即使本身已經建立起了對汙染物的耐受,也很容易引起血脈力量的反噬而失控,最終變成喪失理智的兇獸。

而那些普通血脈、或者血脈之力較弱的戰士,反而不用擔心血脈之力失控帶來的問題,正因此,他們獲得異能的概率也就提升了。

在獄星損失了一批強大的獸血戰士之後,星盟便有計劃地降低了獸血戰士的比例,而選擇增加普通戰士駐守獄星。

因為要對抗紅霧中的怪物,一開始,普通戰士的能力並不足以勝任,還因此出現了一定的犧牲。

好在,隨著獲得異能的戰士增加,這種情況逐漸好轉,盡管他們在綜合素質方面,依然低於能夠獸化的戰士,但在覺醒異能之後,他們的戰鬥力無疑提升了許多。

當然啦,異能覺醒具有隨機性,並不是所有戰士都能覺醒,也不是所有覺醒的異能,都能在戰鬥之中發揮作用。

要適應新覺醒的異能,還需要進行研究和長時間的適應性訓練。

而在長時間的觀察之中,獄星的研究院發現,年紀越小的戰士,越容易激發潛力獲得異能。

正因為如此,獄星各基地才會每年都征集新兵入伍,同時將那些始終無法獲得異能的老兵,調離至其他星球或者前線駐守,而星盟各個成員國,也樂意源源不斷地往獄星基地輸送優秀的新兵。

一旦這些剛出軍校的新兵覺醒異能,便有更多的時間為他們制定訓練計劃,縮短培養周期,無論從哪方面而言,性價比都更高一些。

畢竟在過去的二十年中,獄星也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制度,只要在極端天氣中做好防護措施,並不會出現多少傷亡。

甚至,某一些基地還會組織戰士主動迎擊怪物,將這當做日常訓練的內容——畢竟以後上了戰場,他們一樣要面對各種奇形怪狀、能力也五花八門的外星生物。

當然,如何有效提升獸血戰士安全獲得異能的概率,獄星研究院從未放棄過對這個課題的探索。

獄星上,並非沒有獸化戰士獲得異能,雖然數量很少,但這些戰士最後都成為了軍隊中的佼佼者,在人類抗擊星際異形的戰爭中,取得了赫赫戰績。

他們本身就擁有強大的血脈力量,而在獲得異能之後,自然是如虎添翼,戰鬥力就更上一層樓了。

研究院將這樣的戰士,稱為“超級戰士”。

“超級戰士”的誕生並非不可能,只是危險性極高,他們需要找到辦法,有效地降低他們失控的風險,增加他們獲取異能的概率。

但是因為之前出現的折損,星盟已經不再允許研究院利用獸血戰士做實驗了——這些戰士都是星盟最優秀的精英,其中甚至還有各國皇室、貴族世家的成員。

如果他們再出事,那將極大地影響星際社會的和諧穩定,引發動蕩。

那麽,獄星的研究員們就毫無辦法了嗎?

當然不是。

獄星就是關押各國星際罪犯的地方,不能用戰士,難道這些罪孽深重的重刑犯也不可以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