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智慧城市第二期預售(第2/3頁)

他這剛公布沒多久,符合報考條件的學生激動的情緒立刻湧上心頭,讓他們興奮不已。

他們有很多學生期待成為沐陽的學生,哪怕知道希望渺茫,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就會努力爭取。

“我要成為沐陽的學生!”

“我一定要!”

這種強烈的願望是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也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最好途徑。

從沐陽的學生所獲成就來看,他的幾個學生,特別是冷涵和金偉,光SCI一二區論文就不下二十篇,多次參加全國性學術組織舉辦的學術會議並做會議發言,各種榮譽都不少,已經在星海集團獨立承擔科研項目兩三年了。

“老師不僅傳授了我們豐富的學術知識,還指導我們進行科研實踐,培養了我們紮實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

除了學術上的支持,老師還關心我們的生活,幫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和關懷。

這種師生關系,讓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更加有勇氣和信心,也更有動力去追求更高的成就。”第三屆學生楚韻接受媒體記者采訪說談到老師。

“能說一下你目前從事的科研項目嗎?”記者問道。

“這個真不方便說,但我可以透露的是,我們從事的都是前沿科技,這也是我們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希望我們能夠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楚韻笑了笑回道,她的師兄師姐都在忙著搞科研,不想接受媒體采訪,就讓她來露面一下,也是為老師做下宣傳。

“那能否可以透露一下,你們的師兄姐冷涵和金偉,他們目前的科研水平處於什麽程度?”

“我覺得吧,深不見底。

我大概說一下,老師輔助我們,可以讓我們比同學掌握知識的效率要快許多倍。

大學一年半,要求掌握完大學本科四年知識;

第三年內,要求掌握完研究生知識,而且要求是至少兩個方向。

其實,在我們老師底下學習,可以接觸到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接觸到星海集團最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工藝技術等等,這是在其它地方接觸不到的,這也是我們成長非常快的原因之一。”楚韻大概說了一下,“這一次就采訪到這裏吧,我覺得搞科研的,還是專心搞科研好一些。”

“好的,謝謝楚同學的采訪。”媒體記者感覺有些遺憾,但能采訪到已經很不錯了,沐陽的8個學生好像深居山林,想見他們一面特別難,她還是通過江浙大學的關系聯系上了。

第二天,她的這篇報道登上網媒,還有不少網媒轉載,引起不少網友好奇。

那些報考沐陽學生的高考生和大一新生,更加期待能夠成為沐陽學生的其中一員。

又過幾天時間,

智慧城市第二期樓盤網上搖號啟動,當天結束後,各樓盤清盤率都在99.5%以上,還有一半樓盤是100%。

不能銷售出的樓層,在未來幾天內很快客戶買下。

搶號太難,一房難得,資金不足的客戶還是瞄準不好賣的樓層。

星海集團各樓盤的一樓,下面還是兩層地下室,並不用擔憂返潮問題。主要擔憂常見一樓出現的問題,比如管道堵塞,高空墜落物品。

不管怎麽樣,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所有住宅都很快售罄。

第三期計劃在今年12月1日開啟預售,第四期樓盤在元旦時預售。

這是沐陽的意思,如果到了明年,有一些不可阻擋因素,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時間匆匆流過,很快到了沐陽招收學生的日子。

也是星海集團首屆全國青少年科技比賽的開啟日子,從7月15日開始參加報名,在10月1日之前參加市裏比賽。

李大開就是一名高一學生,成績一般,時間都花在折騰一些小發明上面,動手能力也不錯,老師讓他專心學習,可他想搞一樣小東西時,腦子裏就是它的圖像,很想把它做出來,就是這種魔怔,在過去幾年裏,在家裏搞了二三十個小發明,全部用在家裏,比如剝玉米的工具、種玉米的工具……他的父母是農民,認知有限,他本人對發明專利申請也不懂,何況搞那些還要不少錢。

其實有很多東西在網上就有類同的,但很多是他是不知道的情況下發明出來。

這種人幹實事的執行能力非常強,認定的事就想把它做出來,比那些嘴炮強不知多少倍,理論一大堆,光說不練。

他們剛剛考完期末考試,班主任在班上宣布了星海集團科技比賽的事情,獎金非常豐厚,包含多項,說有同學有興趣和能力的,還是希望參加,如果拿到全國獎項,高考可以降分錄取,甚至有些大學專門招這樣的特長生。

“星海集團公布的科技比賽,相關部門已經提倡各中學參加,多個院校效應,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