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312.8億元,文化入侵(第2/4頁)

國內服裝廠家再轉外銷,所以,穿戴式空調主要還是出口的多。

現在華國夏天到來,又到了穿戴式空調的銷售季節。

星海集團主要是以上五大業務,星海汽車公司生產的電機等產品,也隨著悍馬EV的大賣,在下半年迎來新的業務增長。

而星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星海集團的控制子公司,三元鋰電池業務也會大增長。

星海投資公司控股的食品公司、文旅公司等營收不屬於星海集團,沒有算入星海集團總營收。

半年一過,星海集團制定的2012年六百億營收目標,已經完成了52.13%,即達到312.8億元。

今年完成年度600億目標根本不是問題,說不定有望突破一千億元,成為千億集團,踏上新的台階。

重生將近四年時間,發展到這個程度,也是非常的了不起。

也許對某些重生者來說,特別是搞金融投資的或黑科技的,兩三年動不動就是萬億資產了,這有點離譜。

沐陽如今所獲得的成就,是他一步一步努力走下來的,感覺很踏實。

嗯,努力刷經驗,偶爾使用一下外掛,這也是他的本事。

如果一個人不努力,給他外掛,照樣是扶不起的阿鬥。

沐陽梳理完上半年的營收情況,再梳理一下目前的研發項目。

防彈玻璃的樣品終於試制成功,未來01和02進入樣車制造階段,將由赴海外學成歸國的工程師負責。

現在,沐陽的主要工作轉移到3D打印項目來,以及閱讀系統升7級。

除此之外,準備婚禮,同時考慮星海大廈的安全問題。

如果星海大廈發生火災,沐陽一家人住在最頂層,他不指望還有誰能夠救援一家人。

火災最怕萬一,也許沒有人故意縱火,但電源不小心起火,燒起來也很快,各樓層天花板采用木質材料裝修,還有不少可燃物,安全隱患還是有的。

現在回想,當初他計劃建造星海大廈真有些愛面子的沖動,當然,這兩年,星海大廈也為星海集團聚集了很大名氣。

H城政府已經限高,不準再建造摩天大樓,星海集團是個特例,而且還是建造在西湖附近,僅有一公裏遠。

為了高樓逃生,沐陽打算弄幾個逃生方案,比如降落傘、飛行汽車、單人飛行器等。

降落傘不太靠譜,高度不夠,就算穿戴上,不一定敢用,使用安全隱患也大,只能作為最次的備選。

梳理完所有工作後,沐陽再喊來蔡小坤,向他交代:

“小坤呀,別人問起就說我出差了,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

沐陽根本沒法隱瞞行程,但能隱瞞多久是多久。

“好的,祝董事長旅行愉快。”

沐陽揮下手,笑呵呵:“不急,我這兩天還在公司。”

其它事,不用他多交代,包括辦公室的龍魚,都有秘書幫他喂養。

他前世看到老板也養龍魚,感覺挺有趣的,他自己也在辦公室弄了一個大魚缸,養了幾條大龍魚,光買魚就花了幾萬塊錢。他對這個沒有研究,是讓公司的人幫他買回來的。

養魚其實就是養心,養的是人的境界。

心煩意亂時,就看看魚,能讓他心情平靜下來。

晚上時候,

漂亮國那邊正是白天。

悍馬公司約翰打電話給沐陽,跟他匯報悍馬EV量產情況。

原悍馬公司的生產線是專門生產大型越野車,一條生產線的年產量有限。

像一些好賣的車型,如郎逸、英郎等流水線,一個小時能產40台—50台,一天24小時約一千台,

主機廠生產汽車一般是不會停的,如果生產線的一個工序停工,那整條生產線都要受到影響,都要停下來,然後所有供應都會堵起來,生產節奏和生產計劃就會被打亂了。

所以,像那些非常成熟的車型,除去休息日,順利的話,即無頻繁大修設備,一年滿產能可以達到28萬輛。

換到悍馬EV這邊來,情況不一樣,車型大了許多,標準高了許多,生產線稍落後了些,正常年產能是5萬輛。

如果對原工廠進行擴建,增加設備,是可以增加到年產七萬輛的水平,這是增加產能的最快辦法。

如果采用新的生產線,一條生產線正常年產能可以達到15萬輛,設計節拍慢一些,少布局一些機器,生產效率就低一些,年產能就少一些,並不是說一條生產線的年產能是固定不變的。

現在悍馬公司分兩步同時走:第一是在原生產線上增加設備,第二是增加一條最先進的生產線。

沐陽掛了約翰的電話,告訴他這幾天要出遊,讓他有事發他郵件。

“BOSS,你要來夏威夷旅遊嗎?現在這個季節,比較適合遊玩。”約翰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