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惠風和暢, 天朗氣清。當真是個適合出門的好天氣。

王姝坐在馬車裏,腦海中不斷地回想一大早在蕭衍行屋裏看到的一幕。早知此人姿色少見,卻次次再見時又重新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唉, 若是蕭衍行身在清河鎮的寒門就好了,她鐵定搞到手。想想,若他當真是出身寒門, 哪裏還有顧斐的事兒?

晃了晃腦袋,將滿腦子的黃色廢料甩出去。王姝收斂了心神,馬車吱呀吱呀地趕往瓜田。

其實將瓜全部摘下來並不需要王姝親力親為。只需吩咐下去, 自有人會帶佃戶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今日親自過去一趟,是為了給看看麥種的情況。再巡視一番試驗田。

試驗田的水稻即將到成熟期, 再長一兩個月就該主持收割了。雖說已經到了後期, 可以放松一下了。但王姝十分在意這一期的作物收成,時不時就得親自來巡視一番才放心。

“麥種已經按照主子的要求做了存儲,鈴蘭姑娘在盯著。”來接王姝的是林二。

林二跟汪老三如今算王姝身邊最得力的人。

因王姝身在後宅, 平日裏出入不便, 兩人便代替王姝在鏢局、試驗田、蕭宅、王家之間來回跑。什麽事都知道一點,什麽事都得管。做的事很雜, 索性這兩個年輕人頭腦都很靈活。樣樣事情料理得很清晰, 幫王姝減少了不少麻煩。

“嗯。”王姝點點頭,鈴蘭做事王姝放心的。

馬車到瓜田時, 佃戶們已經在小心翼翼地采摘西瓜了。

王姝今兒一大早話才傳過去, 芍藥、鈴蘭兩人就帶人立即去執行。兩小姑娘別看著長相十分軟糯, 做起事來是又麻利又效率的。鈴蘭的性子格外嚴格些,做起事來可謂一絲不苟。采摘瓜時, 她就蹲在田埂上,親自盯著佃戶們動作。

眼神又好, 她親自盯著。要求佃戶每個瓜摘下來都帶藤,務必要保證新鮮。

王姝過去看了一眼,把鈴蘭叫了過來。

先前讓她記錄分類的麥種,她早就做好了歸類,紙質的資料貼身帶著。時常去試驗田裏轉悠的時候,都會記上兩筆。王姝一叫她,她便立即掏出了自己的小冊子。

王姝接過來翻看了好一會兒,裏頭每一頁紙都記錄得滿滿當當的。

她忍不住贊許地看向鈴蘭。鈴蘭這些日子蹲在試驗田裏,臉已經被曬成蜜色。不過人瞧著倒是比在屋內伺候的時候健康多了。就鈴蘭這幹活兒嚴謹的勁兒,王姝如今多少有些慶幸,梁氏還是幹了些好事的,早早把她身邊的人打發出來了。

不然鈴蘭和芍藥這幾個丫頭逃不過這次蕭宅被抄家,指不定會被充哪兒去。

“主子,麥種的資料奴婢重新整理一番,在宅子那邊放著。”隨手記的小冊子太零碎,鈴蘭還單獨謄寫了一份,“主子若是要,奴婢這就回去拿來。”

“吩咐人拿過來,一會兒我回的時候給我帶回去,這個先給我看看。”

鈴蘭自然沒有不給的。

冊子著實是有些厚的,這一下子翻不完。

王姝就不在太陽下頭站著了,拿著冊子到一邊看去。冊子上記錄的東西都很零碎,鈴蘭不知道農學相關的知識,只憑眼睛看,再憑手畫下來。

很多東西單純地從鈴蘭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去記錄,自然就比較的瑣碎。王姝要從中提煉出關鍵信息得靠自己。雖然有點繁冗,但這已經能有效地幫王姝記錄信息了。畢竟古時候沒有攝像技術、影音等,不能保證時時刻刻盯著試驗田,這種笨辦法很有幫助。

說起來,西瓜最好是在七成至八成熟的時候采摘下來,這個時候保存最不容易腐壞。保存的時候也必須得注意方法,不然天氣一熱,瓜從內瓤開始餿。

保存的方法有很多種。帶葉沙藏、塑料袋儲藏、覆膜蓋土儲藏、室內貯藏等等好些辦法。如今的情塑料袋和覆膜都缺乏材料條件,目前來說,只能選擇傳統原始的貯藏方法。

也就是葉沙藏。

貯藏的時候,第一點,要選擇通風、明亮、幹凈、涼爽的房屋做貯藏室。

摘瓜時在瓜蒂上留一到三片葉子,隨即用潮濕的草木灰捏成小圓糊狀在斷截處。運輸過程中不要振動過大,防止損傷。貯藏前,貯藏室中要事先鋪一掌厚的細沙,將西瓜一個一個地輕放在細沙上,瓜上再覆蓋一層沙土,瓜蒂朝上露出一半,讓瓜葉露出瓜面。

這般細心處理之後,西瓜最長保質期能保到十五到二十天。

鈴蘭去拿資料的間隙,芍藥已經盯著佃戶將全部的西瓜采摘完畢,正在按照王姝的要求分。

該分給蕭衍行的那一部分拿筐裝好,小心地運送去城東梨花巷。貯藏方法王姝也讓喜鵲記下來,一會兒送到蕭宅時,叫她告知蕭宅的下人。

雖然這是蕭衍行敲詐,但王姝還是秉持著說到做到的原則,不會抵賴。左右這瓜田也夠大,多了吃不完。分完蕭衍行的,王姝又給王玄之的兩位先生送了些。兩位先生教導王玄之這麽久,王姝除了給秦先生送過幾壇酒,對嚴先生還真沒怎麽表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