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家都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劉徹是真的要發火了。

他讓人找出自己寫的詩詞歌賦,隨手拿了一份竹簡。

是給李夫人寫的調情詩詞。

他立馬把這篇收了起來,假裝不經意地咳嗽了一下,重新翻找。很快,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衛青,你說這篇寫得怎麽樣?難道這還文采略輸?"

衛青老老實實回答: “有屈原宋玉之遺風,實在是上等的佳作。但比起唐宗,還有些微不足道的差距。”

漢武帝劉徹心中冷哼一聲,他又不是聾子,也沒失去記憶。那唐太宗代表作不是抄那個隋煬帝的嗎?

他這可是純純自己創作的,沒有任何人捉刀。

他心頭有些不滿,可想到“惜秦皇漢武”,心情漸漸好轉。被說文才略輸的可不止他一人,秦始皇也是他的難兄難弟。心思百轉千回,時間只過去短短幾秒。

漢武帝劉徹面上好像一副不在意的樣子:"朕和秦始皇一樣日理萬機,不如其他人清閑,沒時間去吟詩作賦。再說了,這東西只為陶冶情操,朕也無意在這方面超越別人。"

"再說了,評價一位皇帝的功績,只需要評價文治武功,評價文采難道不是跑偏了?"

衛青立刻應是。

話雖這麽說,漢武帝劉徹日後卻減少了一些去後宮的次數,泡在書房裏看書。他要悄悄讀書,然後驚艷所有人。

任誰被diss文采不好,心情都不會好到哪裏去。秦始皇和漢武帝就是這樣。

作為f4中的第三位,唐太宗心情也很復雜。

作為讀者,他還挺喜歡這首詩。雖然相隔千年、詩風不同,但詩美是共通的。他欣賞並且常常寫“言論慷慨,詞深而雅”的文章。

他誇贊道:“這首詞神情俊邁,如朗月之宏光,如朱碧之聯合,堪稱冠絕終古。”可是天幕沒有著重講這首詩,所以沒有加注釋,讓他有些看不懂裏面的具體含義。文采,字面意義是辭藻和才華。風騷,也就是《國風》和離騷,同樣泛指辭藻和才華。

這首詞單純在批評四位帝王的才華嗎?

唐太宗感覺不像,如果只是說才華,那就和

前面的“江山如此多嬌”不匹配了。

唐太宗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這詩人應該說的不僅是文采。他在批判我們武功太盛,文治不夠。"

為什麽要將他跟秦皇漢武並列啊?他的文治有差到這種程度嗎?唐太宗自我覺得文治很不錯,雖然稱不上完美,但比別人好多了。

長孫皇後見他面色不佳,猜到他的內心想法,含笑說道: “二哥並不推崇秦皇漢武,此時卻與他們並列,不知您作何感想?"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秦始皇平六國,既驕且逸,一朝而敗。”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他認為秦始皇有開國之功,但太暴虐了,亡國亡得挺活該。

他也說過“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總之,他對秦皇和漢武評價有褒有貶,綜合下來一般般。

其實不光是對秦皇漢武,李世民也diss過很多皇帝。他曾經跟這首詩的詩人一樣,批評了一大堆皇帝。

最後,李世民得出了一個結論,他是天下第一!

唐太宗李世民確實委屈: “古今多有撥亂反正之主。朕二十九歲為天子,武勝於古也。這麽多年過來了,天下大治而移風易俗,朕文過於古也。比他們差了嗎?"

長孫皇後含笑安撫:"他們倆畢竟是先人,做的是開天辟地之功。排在前面也沒有問題。"

唐太宗李世民只是有一些委屈,很快便收拾好心情。皇後說得對,他們是先人,還是得尊重些的。

他將矛頭轉向了其他人: “這宋祖莫非是宋武帝劉裕,不對,這好像是按時間順序來排的。那他應該是宋朝的開國先祖趙匡胤。"

“可是天幕之前說了,趙匡胤又沒活多少年,死因還撲朔迷離,據說是被弟弟殺的,這也能和朕相提並論?"

長孫皇後汗顏,在對待兄弟這方面,確實是二哥比較幹脆利落。

唐太宗心情復雜,趙匡胤也是如此。

如果沒猜錯,這宋祖應該說的是他吧?他文采好得很,怎麽稍遜風騷了?

話雖這麽說,他唇角卻漸漸上揚。能跟秦皇漢武和唐宗並列,稍遜風騷就稍遜風騷吧。他接著往下看,便看到了: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趙匡胤眉頭緊皺,心情不悅: “這成吉思汗好像是個異族人的名字,不知道是那元朝人還是清朝人。蠻夷怎麽能上啊?"

被這首詩cue到的皇帝心情起伏極大。

他們一方面,因為被批評,所以有些不悅。另一方面,又因為功傳千古而喜悅。那復雜的心情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得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