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李淵:這太原公子不是我嗎?

唐朝大安宮,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跟普通退休老頭一樣正在侍弄花草。

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殺死兄弟,又將父親趕下台,李淵只能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可這些年來,他想躺又躺不平,總是不甘心。李世民殺了他最心愛的兒子和十幾個孫輩,又搶走了他的皇位。說不怨李世民那是假話。

他李家怎麽就出了這麽個殘暴不堪的混世魔王?

另一方面,李淵又清楚這個兒子有多優秀,兒子把皇位坐得穩穩的,天下還被他治理得不錯。可能李建成上位,做得也未必有他好。

所以李淵對李世民的心情很復雜,怨恨、驕傲、悔恨……種種情緒交雜在心中,說不清也道不明。

退休後,他懷揣著一些報復心理,天天造兒子,給李世民添了不少弟弟,盡自己的能力給他添堵。這時,李淵聽到天幕說得什麽太原公子,眉頭一挑,腰杆下意識挺直:"這說的莫不是在下?"

天幕說了,這榜單是按照時間順序排的,現在應該盤點到唐朝了。他出自隴西李氏,年輕時也是風華正茂的太原公子。

怎麽看,這天幕說的都是自己!

至於這詩人可能是李世民,呵呵,不孝子也配?妃子含笑說道:“陛下也寫過不少詩,文采斐然,確實有可能上榜。”

李淵是個非常在意門第的人,常常為出身而自傲。

他志得意滿,侃侃而談:“我們李家祖上七代都是貴族,乃是權貴中的權貴。我七歲襲爵,被封為唐國公,曾經發奮苦讀,要不是忙於正事,說不定也能成為千古留名的詩人呢。"

他說的正事,自然是造反。

妃子吹捧道:“上皇乃是大唐開國君主,不用當詩人,也千古留名。”李淵自我感覺良好:"這不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嗎,還用說嗎?"然而就在這時,天幕揭曉了這位詩人的身份。

【太原公子,裘褐而來。】

【第六位詩人就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李淵的面色有些黑了,感情是他自作多情了!這臭小子怎麽陰魂不散?!

古青青:【599年,李世民出生了。

李世民四歲的時候,被他爹李淵帶著出去玩。

有位算命先生跟他父親說:“您是貴人的命格,你兒子也是位貴人。他龍章鳳姿,氣宇軒昂,天日之表。你得好好栽培你兒子,他長大之後能濟世安民。"

李淵一聽,這吉利話聽起來真順耳,於是給兒子取名“李世民”。也就是濟世安民。

李家非常顯貴。李世民的七世祖就已經在朝中非常顯赫。李世民的曾爺爺李虎被北周封為唐國公。從此李家世代承襲唐國公這一爵位。

不過李世民不是長子,所以爵位跟他沒什麽關系,他只需要盡情享受富貴生活就行了。

據記載,李世民長得也非常英俊,李淵還經常顯擺兒子的顏值。

總之,李世民是太原富n代,有錢還長得帥。】

天幕中播放了李世民紀錄片的片段。

年輕的李世民過得非常肆意,身上仿佛有股紈絝氣質。鮮衣怒馬少年郎,長安走馬,洛陽觀花,今天騎馬打獵,明天沉迷博戲。

李世民的幾個兒子用一種全新的眼神看著李世民。好家夥,向來穩重的父皇年輕的時候原來是這樣子的?

李治:“父皇,你前些天才教導我不要沉迷鬥雞,可是你年輕的時候……”鬥雞算是大唐的國民娛樂了,皇子們都愛玩。李世民卻讓他們不要玩物喪志。

大人怎麽這麽雙標啊?!

李世民差點被茶水嗆到:“咳咳咳。”

怎麽把他的黑歷史給放出來了?這樣他以後怎麽教育孩子?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李世民可能一輩子就是個普通的勛貴子弟。但是他正逢亂世,所謂亂世出英雄,他趕上了好時候。

隋煬帝楊廣,也就是他表叔,大量征召百姓修大運河、修宮殿,搞到民怨沸騰,民不聊生。所以很多人掀起了起義。

而且北邊的突厥勢力很大,經常侵犯邊境。

當時,隋煬帝被突厥包圍了,連忙表示:文武百官,菜菜,撈撈!

李世民當時才十六歲,放在今天,不過是高中生的年紀,他卻義無反顧地去了。他采用疑兵之計,讓軍隊多帶旗鼓,假裝人數很多,嚇退了突厥。

從此,一舉成名,為人側目,出道即巔峰。

十八歲,父親李淵奉旨去太原領兵,被賊寇抓了。李世民帶著騎兵在萬眾敵營中救出父親。

十九歲,李世民在前線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等級噌噌地漲。而且他也看到了民生疾苦。表叔太昏庸了,各路反王層出不絕,他實在撈不動。

他開始琢磨前路,要不要在這些反王裏找一個人投奔?

俗話說得好,當打工人,不如當老板。他爹告訴他,咱們開個叫做大唐的公司,自己當老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