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後續+盤點十大帝王詩人

【傳說,李白攬月而死,其實李白應該是病死的,前者只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罷了。李白晚年纏綿病榻的時候,把自己的詩文草稿交給自己投靠的族叔李陽冰,請他為詩集作序。

眾所周知,詩人的詩大多散佚,可李白好像更慘。

李陽冰:"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當時著述,十喪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自從安祿山造反之後,李白就到處逃亡。

劃重點,如果李陽冰說的是真的,那麽李白的詩十喪其九。】

現代觀眾:“!!!”

彈幕:(我靠!!!!真的假的!李白也太慘了吧!)

(難以想象那是一筆多麽巨大的文化寶藏。【癡呆】)

(舉手提問,如果我穿越到唐朝,把李白的詩文全部帶回來,能收到多少錢的獎勵?)

(小了,格局小了。參考之前捐文物的新聞,直接記一等功!)

(啊,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很爽嗎?這簡直是學子福音啊……)

年輕的杜甫有些驚訝:“我記得太白兄對自己的文稿向來妥善保存,結果居然遺失了這麽多?這怎麽可能?”

李白若有所思:“畢竟晚年顛沛流離,怎麽能保存那些文稿?”

杜甫有些恍然,也是啊,戰亂時期連命都沒有辦法保證,哪還有精力去照顧那些詩文?

他眯著眼睛看著天幕中飛速劃過的彈幕。

只有視力好的人才能看清彈幕,很多視力差的人根本看不清楚。杜甫現在年輕,也不是近視眼,看得很清楚。

杜甫哭笑不得:“太白兄,你接下來準備出自己的詩集嗎?有人希望你盡力保留你的文稿,有人不希望。”

他們都知道,那些不希望李白出書的人是促狹鬼。

李白含笑說道:“雖然都是些胡言亂語,但還是有人喜歡的,所以還是得出,不然不就辜負了他們的厚愛嗎?”

千年之後,課本見。

杜甫準備資助李白出詩集,這年頭印書很費錢。可是壓根不用他出錢。

一些商人早就聞到了金錢的甜美氣息,到處尋找李白,想給他出詩集。如今李白風頭最盛,要是能出一本《李太白全集》,那得多賺啊?

受到同樣待遇的還有杜甫,兩個人的門檻都被踏爛了。

那些李白隨手一丟的墨寶,都被人喜滋滋地當成絕世珍寶收藏起來,當作傳家寶。

這就導致,李白詩文遺失得很少,因為精品太多,所以選入課本的非常多。

後世學子叫苦連天,要背的詩文直接翻倍了。

【據說李白的詩十喪九,那麽他憑借著流傳下來的詩,在如今的華夏占據什麽地位?】

緊接著,天幕放了一段央視的視頻,有人聲情並茂地朗誦了《如果沒有李白》。

大意是:【如果沒有李白,似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全唐詩》會變薄一點,但程度相當有限,如果沒有李白,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档……】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生活應該會失去不少鼓勵。犯了難,說不了長風破浪會有時,想辭職,說不了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們不再知道黃河之水哪裏來,廬山瀑布有多高……】

【幸甚至哉,我們的心中有一個李白,你是謫仙人,你是明月魂。】

這個朗誦節目,把李白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詮釋得淋漓盡致,幾乎沒有人看到之後不動容。

視頻在這一刻來到了高潮。

彈幕直接炸開了鍋,無數人瘋狂敲鍵盤。

(啊啊啊啊啊啊,吹爆我家白哥!)

(謫仙下凡造福世人,辛苦了。)

(余光中老師說得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大劉寫得才好,李白把太陽系粉碎後造了一篇詩雲。)

(看李白的詩真的有一種,我要是能這麽寫,即使現在死了也值得的感覺。他真的,我哭死。)

古青青的視頻熱度還算可以,在這段時間,彈幕超級多。這些蠅頭小字幾乎將天幕遮得密密麻麻,一時間人們只能看到這鋪天蓋地的彈幕,都看不見背後的演講節目了。

很多人驚嘆,李白的地位太高!

可是韓愈並不覺得稀奇,閉上眼睛,自言自語:"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一代文聖,李翰林當得起。”

他深深為李白在未來呼風喚雨而

感到高興,像是想到什麽,有些嘲諷意味地笑了笑:"李翰林活著的時候被人輕慢,死後人人都來攀。那些人若是還活著,不知道有多後悔。"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曾經輕慢李白的一員,地位在這些人中最高。

直到看完這段視頻,李隆基這才深刻意識自己趕走的人在未來的影響力。

人的名,樹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