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將進酒

漢武帝劉徹知道李白夢遊很可能是假的,但心裏難免有些僥幸,萬一呢,萬一天姥山真的有神仙呢?

他向來熱迷求仙訪道,此刻見到了機會,不願意錯過。

“李白出生的時候,母親曾經夢到太白金星,他還在詩文中預言那什麽明朝會在天啟年間衰亡,這人身上有點東西的。”

“來人啊,不去瀛洲求仙,改去天姥山!朕要看看有沒有什麽鸞鳥神仙。”

李白這一首詩堪稱極佳的旅遊宣傳片。

連皇上都有些中招,更不用說普通人了。這座道教名山肉眼可見即將迎來一大波客人。

衛青心中松了口氣,倒也沒有出言阻止。陛下現在求仙的力度小多了,只是旅個遊,又沒有磕丹藥喝露水,能忍就忍吧。

他符合:“陛下喜歡這首詩也有道理,臣覺得無人能出其右。”

漢武帝劉徹點點頭,緊接著,天幕說的話就讓他們愣神。

古青青仿佛聽到了他們的話,回答他們的問題:【李白的代表作很多,可不止這一首。】

漢武帝:“??”

他啞然,這還不能算代表作?

天幕接著說道:【李白寫完這首詩之後,真的背上行囊,說走就走,跑去浙江天姥山玩了。

不久,他碰到了自己的兩個好友岑勛、元丹丘。岑勛家裏曾經出過宰相,聲望很重。元丹丘給李白的仕途上幫了很多忙,曾經把他的詩文轉交給玉真公主。

他們三個人是知己好友。】

天幕中出現新的畫面。唐朝酒文化無比繁榮,酒肆眾多。很多文人邀上三五好友在酒樓中飲酒作樂,欣賞舞女的舞蹈。

靠窗戶的座位一片杯盤狼藉,大家都喝醉了。

李白看到他倆不動酒杯了,有些不滿,醉醺醺的:“好不容易相聚,又有良辰美景,為何不喝啊?快喝啊!”

元丹丘不行了,連連搖頭:"都喝半壺酒了,再喝要醉死了。你們喝吧,我反正不行了。"

李白把視線投往岑勛,親自給他斟酒,給他端起灑樽:"那你喝."

拍拍照酒,拍拍攝酒店停。”那你喝。

岑勛連忙拒絕,一副為難的模樣:“真喝不動了。太白兄海量,你繼續喝吧。”

岑勛話音落下,百感交集。這場酒宴是他來做東,結果不是自己這個做東的人來勸酒,反倒成了李白的活。真是主打一個“反客為主”。

他如果生活在後世,可能會想到一個詞叫做“社交牛逼症”。李太白已病入膏肓。

他以為這樣就能逃過去,沒想到李白顯然不打算放過他們。

岑勛實在喝不動了,只能周旋:"太白兄,實話跟你說了吧,在下沒帶夠錢,今天就喝到這裏吧。”

李白已經喝得半醉,被他一打岔,頓時不高興了:“什麽?你沒錢了,早說啊。”

李白抱著酒壇,醉眼迷漾,沖著外面大喊:“小二,在下把五花馬和幹金裘全部抵押給你,你再給我們拿酒!”

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根本沒人理,只當是這人喝大了要酒瘋,可這是李太白啊。

他雖然被賜金放還,可是跟皇帝和平分手,身上沒掛什麽罪名,名氣依舊很大。

這酒館裏的人大多都認識李白,包括店主人。小二沒來,反倒是店主人來了。

店主人搓搓手,心裏說不出來的激動,詩詞是大唐的“高考內容”,可以說幾乎人人都會吟詩。李白這可是大唐第一才子啊!

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店主人心思一轉,說道:"錢不是問題,早就聽說您的大名了,您可是知名的謫仙人,這樣吧,你給我們店寫首詩,這酒錢就免了。"

李白樂了,一口答應:"行啊,拿紙筆來。"

店主人大方地說:“哪裏需要紙?來來,題在墻上吧!”

李白接過筆,興致盎然,大開大合,揮毫如雨。明明是在題詩,在他身上,卻像是在舞劍。

最後一筆落成,他看也不看那滿壁墨寶,隨手把毛筆一丟,仰臥在席間,擊缶而歌。

很快,酒勁上頭,李白徹底醉了,迷迷糊糊地睡著了。一切世間的紛紛擾擾都跟他無關。

可他在墻上題的詩卻驚動整個大唐。

岑勛越看越心驚。他只是想讓李白隨便寫個勸酒詩,怎麽直接來了個千古名篇?

李白寫詩的時候,鏡頭放在李白身上,而非墻壁,所以天幕下的觀眾壓根不

知道李白寫了什麽。

等到李白徹底睡著,鏡頭才轉向墻壁。畫外音是酒肆無數文人墨客的驚呼。

曹操心裏暗道,不就是勸人喝酒嗎?換作他是李白,直接就拿捏了!

他飽含疑惑:"在天幕中的戲子這麽激動是為了啥?勸酒還能勸出什麽花裏胡哨的東西?我覺得我寫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勸酒的效果最好。怎麽不提我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