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劉徹:一定要達到大宋的高度!(第2/3頁)

【宋神宗元豐七年,也就是1084年。這是人才輩出的年代,是值得被記錄的一年。】

【這一年,司馬光將他寫了十多年的《資治通鑒》呈給神宗。】

【蘇軾遇到心情郁悶的王安石,兩人一笑泯恩仇。】

【與此同時,在山東濟南,一個女童出生在李格非家裏。】

【究竟什麽樣的生長環境能孕育出千古第一才女呢?又是什麽樣的父母才能培育得出這樣的女子?】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為官清廉,為人正直,文采斐然,名滿天下,深受文豪蘇軾器重。】

【蘇軾晚年的時候,希望有人能繼承自己的才華,所以收了幾個徒弟,也就是“蘇門四學士”。李格非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好事誰不願意?可李格非偏偏拒絕了,覺得這樣不合規矩。】

【後來,李格非在外地當官的時候,聽說當地有道士騙錢,有一天恰巧遇到了這個道士,是派人痛打了那個道士,把道士趕了出去。】

【李清照的父親文采好,嫉惡如仇,性格耿直,兩袖清風。】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深受影響。】

【而李清照的親生母親王氏,是宰相王珪的女兒。換句話來說,李清照是宰相的外孫女。後來母親去世,父親又娶了一位姓王的繼母。繼母是狀元王拱辰的女兒。】

【總而言之,一家子學霸!】

【眾所周知,投胎是門技術活,李清照在這一點上,已經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什麽叫開掛的人生啊。(狗頭)】

【更重要的是啊,父母並不古板,不僅給優秀的教育環境,還給了大大的自由。】

【別人家的小姐只能看看《女誡》《烈女傳》,但是李清照可以隨意看書,還可以跟人到處去玩。】

【一位鐘靈毓秀的女子出生在高知家庭,處在這“太平安樂”的年代,受到優秀文風的滋養,迸發出讓人驚嘆的才華,一點兒也不讓人意外。】

【這一天,李清

照和好姐妹去飲酒嬉戲,還一起打馬,最後一起去劃船,因為酒喝多了,都不知道回去的路在哪了。】

天幕上出現新的畫面,李清照的演員美姿容,氣質佳,最顯眼的是那一身清透的靈氣,讓人見了便情不自禁喜歡。

幾位少女坐在小舟上,都喝過酒,醉醺醺的,愣是在水上迷路了,不知道怎麽上岸。

少女們都急壞了:“這可怎麽辦啊?”

“不如我們調頭回去吧!”

李清照笑著說道:“你們還記得回去的路嗎?”

醉醺醺的少女們啞口無言,一個指著南方,一個指著北方,答案亂七八糟。

李清照臉上笑意綻開,如同春水漣漪,讓人忍不住與她同樂。

“你們不要急嘛,我們迷路這麽久,總歸有人來找我們,等等就好啦。”

可其他的少女們還是憂心忡忡,一副愁容。

李清照指著遠處的藕花說道:“都說了別急,我覺得那個方向,應該是回家的方向。”

小船於是往藕花方向駛去。

在少女們此起彼伏的驚呼中,眾人進入藕花深處,周圍全是藕花,愣是看不到路。

這下又又又迷路了!

李清照有些尷尬:“你們別急,方向應該是對的,我們劃船劃快點,肯定能到家。”

於是小船爭渡爭渡,驚起藕花深處的鷗鷺。

這條小船終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還是丫鬟們派人來尋,這才找到迷路的眾人。

李清照回到家之後,靈感迸發,興致勃勃地掏出紙筆。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緊接著,畫面一轉,熟悉的少女李清照賴床不起。

昨夜剛剛下過雨,空氣中還有些濕潤,李清照昨晚聚會喝多了酒,一點也不想起床。

丫鬟跑進來卷簾,輕聲細語喊道:“小姐,該起床了。”

李清照懶懶地躺在床上:“花園裏的海棠怎麽樣了?”

丫鬟:“不就是那個樣子嗎?”

李清照聞言有些著急:“不可能啊,昨夜下了那麽大雨,海棠哪裏受得住,肯定大為受傷。”

李清照起床一看,果然,花園裏的海棠被雨打得零零碎碎,稀稀落落。

她心中惆悵又郁悶,費那麽大力氣嬌嬌養著的海棠,一場雨,一次疏忽,就全毀了。

難受之余,她拿起紙筆,思忖片刻,緩緩寫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天幕下,露天宴會上,風光正好。

漢武帝劉徹突然意有所指地問:“大家對天幕什麽看法?”

司馬相如老老實實答曰:“李清照用詞並不晦澀,堪稱簡單隨意,但是語言無比巧妙,留白很多,品讀起來只覺妙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