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第4/6頁)

風評逆轉只在一霎之間。

【敲啊不愧是富二代根本不缺錢贊助商都不要......這輩子最好的追劇體驗我快哭了。】

【一口氣放全集我差點以為是走錯到了網飛TT感動死了TT是誰快要被內娛隔一周播兩集的更新速度給創死了,播的時候都快忘完之前講什麽了。】

【能不能有第二部 !!能不能有第二部!!】

【本來是去看樂子的,結果最後被創得眼淚亂飛,編劇你是真狠啊。】

【每個人都演得好好.....我的天......這個劇的成本得幾億吧??大家行行好喜歡的話看完也可以打賞劇組9.99元噢!!】

【成本幾億不至於,四老師之前說了,也就幾千萬的成本。】

【幾千萬??光請演員都不夠吧???】

【倆主演都沒要錢啊,好多大牌都是來湊熱鬧免費參演的......】

【梁嶼森你演成這樣你不要錢??你做慈善啊?!?】

【嗑死了嗑死了你倆能不能真人在一起還我一個HE,都要被劇裏的人妖兩別虐得肝顫了。】

嘴賤如林唐欣本人,通宵看完以後,都罵不出一個字。

這劇從演員表演上無可挑剔,從制作方面來講更是精益求精,帶腦子和不帶腦子的人都能看得開心舒心順心。

擅長扒細節的人連夜把劇裏的細節點全都摳了出來。

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打戲與文戲的場景更被人不斷截圖為GIF、剪輯成視頻,調色為壁紙在網上熱轉。

好多人都跑到溫思書和攝影的微博下面狂吹彩虹屁,謝謝他們願意來拍電視劇。

溫思書活躍得很。

她等了一晚上的反饋,一夜沒睡,卻也不覺得困倦,反而很精神。

誇她的人越來越多,她卻越來越不好意思,幹脆發了一篇長文。

@溫思書:很高興第一次拍攝的電視劇作品《侍妖》能夠得到大家的喜歡,但對於大家的誇贊,我自覺受之有愧。或許大家認為,我耕耘電影多年,來拍電視劇是件容易的事。但事實上,電影和電視劇因為體裁不同,播出媒介不同,在畫面表達和內容創作上依舊有區別。多虧了小沈制片一直與我分享她的觀點看法,不斷和我一起參與到劇集拍攝,調整調度演員,與攝影燈光溝通,才有了現在的《侍妖》。否則,大家極有可能看到一個漫長的、電影版的《侍妖》。@沈初一,雖然才初出茅廬,年紀尚小,但她真的是一位很好的演員和制片,我甚至覺得,她有成為導演的潛能。希望大家能看到更多面的沈初一。

溫思書真誠地發言以後,也把這話單獨傳遞給了沈婉。

她一直都跟沈婉說,比起做演員,初一在當導演上似乎更有天賦。當然,這並不是她演得不好的意思。而是說,她在演戲的時候,總能比別的演員多思考許多事。

走位如何,鏡頭如何,燈光落下來如何,整體畫面效果如何。

在沈初一的腦海裏,似乎天然存在著一張屬於她的熒幕,空間把控能力極強。

拍戲時,常常有一些溫思書都沒注意到的細節和內容,她卻能夠一目了然。

沒人會不喜歡別人誇獎自己的孩子,沈婉也不例外。

她同溫思書道謝,把這消息轉給沈初一。

兩人這時候還在挪威,裹著極厚的鵝絨服,準備去看極光。

大黃冷得不願意出民宿的房間,窩在屋子裏吹暖氣。

沈初一全身裹得嚴嚴實實,戴著手套的手捧著手機,一目十行地看完溫思書的誇獎。

“溫導怎麽這樣啊。”沈初一嘿嘿一笑,“誇我也不給我一點心裏準備。”

沈婉替她把圍巾裹緊了些,點了點她被凍得有些泛紅的鼻尖:“你就嘚瑟吧。”

“有沒有想過當導演?”沈婉問。

沈初一下意識拒絕:“沒呢,怪累的我覺得。”

她從小看姥姥當導演拍戲,看久了就覺得,一個人管幾百人的劇組,真挺心累的。

“哪天想拍了再說吧。”沈初一隨性地講,“反正也不著急。”

“我先來看看這些人是怎麽誇我的。”

她一邊說著,一邊刷著微博裏的消息。

自溫思書發文以後,《侍妖》劇組的其余工作人員也接二連三地發文,內容大同小異,大多都是真心喜歡這次劇組的工作體驗,感謝沈婉與沈初一的邀請。

編劇李小美更是洋洋灑灑寫了好幾條微博,真情實感地分享著一個底層小編劇突然走運後的心態。

要不是沈初一,她現在還拿著一集幾千塊的槍手費,沒一個署名,被老師KFC來CPU去,完全不會有機會寫出現在的作品。

對李小美來說,創作需要自由與空間,也需要面包和牛奶。這些,沈初一都給了她。

網友們一路刷下來,最終千言萬語全都化為一句話。

【沈初一,你配享太廟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