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抓包(第2/4頁)

顧敖文想不通,他搞不懂這幫兄弟到底是怎麽了。

有人好奇中醫相關的知識,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林白青當然要科普。

她說:“蟋蟀是不是原配的,外表當然分辯不出來,我基本都是自己捉,有個訣竅是,得翻窩,外面跑的單只不算,只有從窩裏翻出來的成雙成對的才算原配蟋蟀。”又說:“藥堂後面的桑園裏就有蟋蟀窩,我都做了記號的,你們要想捉就去翻窩,蹲守個把小時吧,準能捉到一對兒。”

顧敖文和顧衛軍對視一眼,雖然他們文化水平不同,見識也不同,但在此刻,同時說了一句:“小林,你是個合格的中醫大夫。”

為了一味藥,她居然會去蹲守,翻蟋蟀窩,她對待專業的態度足夠叫人尊重。

林白青今天早晨特意備了十對原配蟋蟀,都是她三更半夜打著手電筒一對對捉來的,保證原配。

把裝蟋蟀的袋子交給顧培,她說:“小叔,我也特別好奇為什麽原配的蟋蟀在抑制腫瘤的生長方面效果會特別大,而非原配的效果就會大折折扣,麻煩您了,在您的藥學實驗室幫我做個藥學成份分析吧,看以後關於這方面,咱們能否合作一下。”

顧培打開,原本只想隨便看看,原配蟋蟀到底長啥樣兒。

在打開的那一刻,陡然被驚到了。

“小叔,給我看看吧。”顧衛軍也湊了過來。

顧敖文也說:“我就不信了,真有原配的蟋蟀。”

顧培啪一把合上了盒子,冷眸掃過兩侄子,用目光逼退了他們。

他終於知道為什麽叫原配蟋蟀了,是因為它們恰好,都停留在交.配狀態。

要找這麽十對蟋蟀可不容易的。

這小姑娘得蹲守多久,才能捉到這樣一對蟋蟀?

顧培還是第一次為一味中藥做藥學分析,但如果真的能從中發現目前醫學界還沒有被發現的抗腫瘤藥物的話,那個意義將非常重大。

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希望它能被量產,而不是讓中醫蹲在蟋蟀窩旁,去等著抓它。

他說:“我回去就安排人做,等做好了給你檢測報告單。”

看顧娟和三爺已經收拾好了,遂又對林白青說:“咱們一起去醫院。”

“不了,我還要收拾藥堂呢,我等你們回來就好。”林白青說。

顧培本想堅持讓她一起去,去親眼見證她徹底治愈癲癇的奇跡。

但三爺卻說:“白青,別光一個人埋頭苦幹,有什麽事就吩咐小子們幫你一起幹,誰勤快誰偷懶,等我回來你告訴我,我收拾他們。”

他說完,環顧一圈,現在是四個大小夥子了。

而且顧衛軍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殷勤得很。

敖武就不用說了,將來會跟顧培一樣優秀的男孩子。

還有衛國和衛軍,兩個優秀的大小夥呢。

讓他們今天跟‘小林大夫’好好處一處吧,看哪個大小夥子能入了她的眼。

……

目送顧培的吉普車離開,林白青身後並排站了四個大小夥。

要論身個體力,個個都堪比生產隊最強壯的驢。

態度最積極的居然是前兩天吵著賣藥堂,叫的最兇的顧衛軍。

巡視了圈藥堂,他伸手一扒拉,說:“小林,這院墻朽的都快塌了,我看咱把它拆了,重新砌一遍吧。”

敖武雖然不是來參選的,但他願意妹妹幹活,摸了一把,發現水泥早就成蜂窩了,磚也快塌了,外套一脫,遞給了林白青,吐了兩個字:“我來!”

顧敖文一看也急了,伸手就拱兄弟們:“你們歇著,我來我來。”

但這時顧衛國卻說:“都把東西放下,聽我安排!”

見兄弟們全在回頭看自己,他又說:“幹活要有章法,墻也不能一扒了事,看看這些磚,七十年的東西了,那是文物,要保留下來的,這工作衛軍和敖文倆個幹就行了,水泥可以刨掉,但磚要磨的幹幹凈凈,摞到墻角放著,下回用.”

又對顧敖武說:“敖武,你進診堂,把墻上的字畫,各種表彰都擦幹凈,仔細卷好收拾起來,注意要用撣子,不能用抹布,字畫要發了黴可就廢了。”

敖武一想也是,要搞裝修的話肯定得把字畫和書全收起來。

點頭,他說:“我這就去。”

顧衛國自退伍歸來也有些日子了,今天才算找到時間跟林白青私下相處。

當然要給倆人制造一個相處的機會。

他說:“青青,咱倆來收整藥材吧,既然要裝修,藥櫃肯定要搬出去,藥櫃裏的藥材也得清出來,不然放的時間太長可就發黴了。”

在拆墻的衛軍覺得不對:“衛國哥,你安排我們在這兒幹苦力,你自己倒好,跟小林一起幹活,這不對吧。”

顧敖文已經扒了一身灰了,也說:“大家公平競爭,要不咱們跟小林大家一起幹,要不就誰也別跟小林一起,你這樣假公濟私,我們可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