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附子理中丸(第3/4頁)

林白青懂,她很欣喜:“對對,我想要的就是一座禪意式的中式風格醫院。”

“那材料必須是最好的,否則禪不成,還會顯得寒酸。”柳家弟弟笑著說。

林白青瘋狂點頭:“你說的非常對。”

後面的顧衛軍提醒說:“先生,麻煩停車,我們已經到地方了。”

靈丹堂就在南支巷口,柳家弟弟停車,揚頭一看:“這地兒我很熟的。”又說:“前些年我爺爺帶我常來的,這兒有個豆丁大的小大夫,白大褂都是童裝。”

顧衛軍忍不住說:“那就是她,她就是當年那個小豆丁兒。”

曾經的小豆丁兒,一邊是癲癇,一邊是不明原因的昏迷,她都治的遊刃有余。

柳家弟弟摘了墨鏡,銳目看林白青:“居然是你,小林大夫,你都長麽大了?”

靈丹堂在東海市享有盛譽,林白青自七歲起陪著顧明坐診,見過的病人比別人吃過的鹽巴都多,在東海市可是小名人,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她。

“白青,中藥名。《神農本草》有雲,主明目,利九竅,久服通神明,延年不老。”柳家弟弟說:“顧明老大夫總誇,說你父母名字起的好。”

林白青的名字是父母起的,這名字連她師父都誇說起的好。

但她妹妹名字又俗氣了,叫招娣。

而究其原因,母親說她其實不是她自己生的,是自己從小樹林子裏撿來的,知青丟的孩子。白青白青,白撿了知青丟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總喜歡說是從樹林子,垃圾桶裏撿來的之類的。

林白青並不當真。

至於她的名字,大概注定天生該是行醫的命吧。

柳家弟弟抱臂沿著靈丹堂走了一圈,先說:“這外墻的磚至少有二百年歷史了,不能扔,只需要重新加固老磚既可,它會比混凝土更加美觀。”

再到堂前看匾額:“這東西,我建議你用棗木來做匾額,會既美觀,又耐用。”

棗木,果木之中顏色花紋最精美的,匾額用棗木當然好看。

林白青心說這人果然有審美。

她打開了藥堂後院,示意他進去看看。

柳家弟弟轉了一圈,說:“我幫你出份設計稿吧,送你,但我有個不情之情……”忽而彎腰,他湊耳到林白青身邊,小聲問:“我哥那病,你有辦法治嗎?”

林白青說:“有,藥也很貴,但如果你出設計稿,藥我可以送你。”

“設計我送你,藥錢不能省,你抓藥吧,多少錢我都付得起。”柳家弟弟說。

林白青本想去抓藥,但一想,又說:“我現在還不能給你哥配那種藥,還是等你的小侄子出生了再說吧。”

柳家弟弟一凜,突然拍腿大笑:“小林大夫,你才多大呀,活的這麽通透。”

林白青想了想,也覺得自己管的有點太寬,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倆人突然的笑驚到了顧衛軍,他搞不懂人家倆為啥笑,但心裏很不舒服,嘗試著插話:“白青,就個診所,隨便裝裝得了,沒必要專門搞個設計吧。”

柳家弟弟回頭,斂了笑,眉目間帶點挑釁:“這位怕不是靈丹堂的新東家?”

“林白青才是主診大夫,也是東家。”顧衛軍老實說。

柳家弟弟一臉恍然大悟,又環目四顧:“那我必須好好給她出份設計稿。”

顧衛軍又不傻,這男的一看就對林白青有意思呀。

“你是個包工頭吧,尊姓大名?”他的勝負欲撓的一下就上來了。

這年頭住別墅,開豪車的,不是暴發戶就是煤老板,反正肯定是俗人。

對方伸手,笑:“鄙人柳堰,曾留學FA國,就讀於布尼塔尼建築設計學院,就職於東海建築設計院,公家單位,鐵飯碗,主要從事古典復興式建築的設計。”

建築設計,還是古典復興式,還要免費幫忙出設計稿。

林白青豈不是瞌睡遇了上枕頭?

顧衛軍給打擊的半天沒吭氣,直到對方的車走遠了才問林白青:“白青,這姓柳的什麽來路?”

其實林白青甫一見面就認出來了。

柳堰,不但現在就很闊氣,在將來也是東海當仁不讓的首富。

而要說柳堰,就得講一講這幾年興起的‘賭木’,‘賭樹’生意。

東海是老城,望族頗多,比如做玉石珠寶生意的楚家,行醫的顧家和穆家,而柳家,上百年來一直在經營木料,家具生意,跟顧家祖上往來也頗多,因為在解放前,諸如檀香,黃花梨,沉香等既是木料也可入藥,還是上好藥材。

解放初期就不必說了,顧明都被打成過牛鬼蛇神,大家都過的灰頭土臉。

但表面灰頭土臉,解放前的大富人家始終有自己的底子,也有著旁人所沒有的獨道的眼光,所以柳家前些年趁著便宜,囤積了大批檀木,沉香等珍貴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