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藥引子(第2/3頁)

顧衛軍兩手插兜懶懶散散,先說:“這是二爺家的敖文吧,聽說是個專職操社會的?”

又說:“排九排十你說了算,我都多大人了,犯不著為了這點小事跟你爭。”

看林白青,他舌尖得兒:“小林你說對吧,我有什麽好跟他爭的?”

他的意思林白青懂,在他看來,她那點推拿技術按摩師父也有。

中醫是夕陽產業,他瞧不上,只想賣了藥堂分倆錢兒,好在國外不用刷盤子。

也覺得只有顧敖文這種沒出息的,想要巴著祖產啃老的人才會那麽重視她。

不在一個賽道上,還居高臨下,他看顧敖文就像在看小醜。

……

仨人一路走著,顧敖文終於又挑到刺了:“顧衛軍你有沒有眼色,怎麽能讓白青一個女孩子提那麽多藥,你倒空手走著。”

顧衛軍兩手插兜懶懶散散:“別光說嘴,你倒是幫呀,我不讓給你機會呢?”

“看看,這就是從首都來的高材生的素質。”顧敖文舉著冰棍兒呢,沒手提。

“我突然想起來,這幅藥還需要個藥引子。”林白青止步,說:“麻煩你們去找一下藥引子,要3只蟋蟀,記住要抓活的,而且不能殘缺,要全須全尾。”

“藥引子?那不封建迷信嘛。”顧衛軍高聲說:“打倒封建迷信,我不去。”

顧敖文倒是很積極:“我知道哪裏有蟋蟀,我現在就幫白青捉去。”

眼看堂弟走了,顧衛軍一想正好可以躲林白青嘛,也走了。但他心裏不爽,臨走前還要撂一句:“這該死的封建迷信,六十年代革命的時候咋沒把中醫給革掉呀。”

林白青笑而不語。

中醫所謂的藥引子千奇百怪,有人說它是封建糟粕,也有人說它是胡扯淡。

國學大家魯迅就曾專門撰文痛批過藥引子,說它純粹就是中醫為了捉弄人而發明的玩意兒。

林白青身為中醫,就……也挺喜歡拿它為難人的。

他們兄弟不是閑的蛋疼嘛,那就抓蟋蟀去吧。

至於婚事,她只要不瞎,就不可能選他們倆中的任何一個。

……

林白青一路小跑回老宅,就見顧培還站在原地,手裏舉著一張字條,大概是因為巷子裏的門都一模一樣,他這是不認識路,還沒找著老宅呢。

“小叔。”林白青上前,喊了一聲。

顧培回頭一看,見是林白青,大松一口氣:“這個地址太難找了。”又遞給她一只手提袋:“這是一只雙肩包,應該比你的綠書包更能裝。”

“送給我的?”林白青有點不敢信。

顧培說:“我想你大概也需要一只很能裝的背包。”

作為中醫,針灸針和常用藥,各種針劑,酒精棉簽是出行時必備的。

林白青一直背的都是一只十幾年的,軍綠色的老書包。

太結實了,背了多少年不爛,她也就沒換過。

她不期顧培觀察的那麽仔細,居然還幫她買了只包,很是驚喜,接過手提袋,由衷說:“我正需要一只包呢,謝謝您,小叔。”

正好他來接她手裏的藥,看到他手上有好大一片疤痕,林白青問:“您這手怎麽回事,哪來這麽大的疤?”

顧培的手還是上回在醫院聽到‘中西醫結婚’時燙破的。

他是醫生,知道自己的問題:“我維生素攝入不好,疤痕愈合起來就有點慢。”

“您不排斥中醫吧,靈丹堂的疤痕膏很好用的,我給你拿一管?”林白青說。

顧培不喜歡用藥的,不論中藥西藥都不喜歡,有病更喜歡捱著。

美其名曰等待身體進行自我修復。

林白青以為他會拒絕,也只是客氣一下,但沒想到他立刻說:“可以。”

她於是又帶著顧培往靈丹堂去,邊走邊問:“您今兒怎麽來了?”

說好的百日祭他會來,但今天還不到百日祭他就來了,林白青很意外。

“正好三叔來了,喊我來見一面,我也有一只閑置的包想要送給你。”顧培仔細打量面前的女孩,又說:“你這白大褂也太寬了點。”

一小女孩兒,穿一件尺碼超大的白大褂,跟小孩偷穿大人衣服似的。

但誰敢信,好中醫是瀕稀物種,而她就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好中醫。

三爺喊,顧培可來可不來,但他一直記著這小姑娘那只裝針具的,十幾年的老綠帆布書包,正好前兩天去港城出差,就買了一只,要送她。

林白青的白大褂還是老式的,不分大小號兒,寬的跟袍子一樣。

她買了新衣服的,也想在見顧培時打扮得好看點,可他來的不巧,她正在給人治病,穿的就又是這袍子似的白大褂。

把衣服攏了攏,林白青換了個話題:“小叔,三爺可能要給您介紹對象喔。”

海歸,還是軍醫,顧培的條件擺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