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萬壑歸墟(1)(第2/3頁)

江白漣用力點頭道:“渤海本就多發赤潮、青潮,若出入活水再減少,一年甚於一年,年年頻發,守著這樣一潭死水,厄潮又大多有毒,海中魚蝦絕收,沿海的漁民還有活路嗎?”

見他面帶驚懼,阿南安慰道:“不至於這麽嚴重。海洋廣袤無邊,就算水下青鸞之力強悍,我看這點力量,十年八年內造不成多大影響。”

“別忘了錢塘灣下方,在六十年內被逐漸影響的地勢,最終造成了杭州城那一場風暴潮水。”朱聿恒抿緊雙唇。

江白漣臉上滿是水珠,他抹了一把臉,急道:“是啊,一年兩年,或許都沒有太大影響,可若是六十年一百年呢?”

阿南啞然失笑:“到時候我們怕是都不在了,漁民肯定也都散了,早就離開這多災之地,另謀出路去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若是都沒了,我們水上討生活的人,還能有什麽出路?”江白漣說著,將綺霞又往水面托了托,低低道,“再者說,六十年一百年後,我們自然已經不在了,可我們的孩子還在這海上。我們如今就在這裏,不把這苗頭掐掉,萬一真輪到那結果,留什麽給我們的後人?”

綺霞抱緊了他的手臂,緊緊咬住下唇,一聲不吭。

阿南卻笑了出來,說:“江小哥,你年紀不大,眼光倒很是長遠啊,連孩子都考慮到了。”

江白漣悶聲低下頭,攬著綺霞,不再說話。

“放心吧,關先生的設想不會成功的。既然薛澄光執意沖擊高台,那麽這水城的總控必定在那上面。只要我們搗毀了高台,這座水城的一切都會停擺。”阿南將灌飽的氣囊系好,交到朱聿恒手中,一字一頓地道,“水城我們要闖,命我們會留著,渤海也絕不會成為一潭死水!”

說罷,她深吸一口氣,向他們擡手示意,隨即一個猛子出了洞窟。

朱聿恒對江白漣一點頭,立即便跟了上去,似是怕她這一往無前的姿態,會被前方洶湧海水侵蝕吞沒。

出了彎折洞口,向前探出水下洞窟,面前豁然開朗。

如他們所料,城池果然依山而建,他們從山中一個洞穴鉆出,差點被面前激蕩的水流卷走。

整座水下城池,已經被激烈的嘯聲和振蕩的水波籠罩。

次序井然的街衢巷陌、鱗次櫛比的屋宇樓閣,如今全都如台風過境,已被夷為平地。

從海底湧出的狂風激浪,從他們的面前呼嘯而過,那聲波與水波共振,在海底隱隱回震。

眾人的胸腑本就因為海底壓力與無法呼吸而沉悶不堪,此時再受劇烈震動,都是氣血翻湧。

在這渦流之中,上方有金紫紅碧光彩波動。

阿南擡頭看去,山巔高台矗立於亂流之中,五光十色,隱隱綽綽。那裏高高在上,倒比城中安靜。

她向江白漣比了個手勢,見他確定自己能護住綺霞,便與朱聿恒一起貼著山坡向上遊去。

他們放低身體,竭力貼著地面,以免被激烈水流卷走,終於艱難地靠近了高台。

高台由一塊塊平整條石嚴絲合縫地壘砌而成,四壁陡峭,佇立於山頂之上。

他們貼著台壁急速向上遊去,上面果然是青鸞氣流的死角,他們終於松了口氣,穩下身子。

台身四周有狹窄的樓梯盤繞,阿南對江白漣打了個手勢,讓他與綺霞先停在台階上,自己與朱聿恒繼續往上。

水城中混亂不堪,台上水流卻異常平緩。

阿南一眼便看見了站立於高台四角的紅色珊瑚火鳳,每一只都與當初江白漣在錢塘海中撈到後進獻上來的那只珊瑚鳳凰相差無幾。

錢塘灣水城與渤海的形制相同,只是錢塘灣其中一只由於受震而脫落,被江白漣打魚時偶爾獲得,最終才指引他們輾轉來到了這裏。

高台四周是大枝的白色珊瑚與五彩琉璃縱橫圍成的欄杆,中間是方方正正兩丈見方的一塊平地,只在正中有一個高約丈許的青銅鎏金雕塑,是一尊莊嚴巍峨的四面佛。

佛像的身邊,一只展翅飛舞的青鸞以尾相纏,盤旋在佛身左右,似與大佛一起守護這座水底城池。

大佛的身上纓絡纏繞,青鸞的羽間寶石相輝,因為持續不斷的水波蕩漾,欄杆上的琉璃片振動四面水波,攝人眼目,是以在極遠的城外都能看見這邊光彩氤氳,金紫動人。

可是,沒有關先生從應天行宮分來的三十六支琉璃燈。

阿南示意朱聿恒先別動,她來到青鸞後方,緩緩地從下方遊到台上,踏著雕刻雲紋的潔白石板,向內走去。

她極其小心,整個人幾乎懸浮在高台之上,只用足尖輕點台面,以免驚動任何可能存在的機關。

可惜她畢竟身在海中,阻止不了周身的水流波動,台上原本舒緩的水流中,出現了一絲異常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