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巧若拙(4)(第2/3頁)

朱聿恒默然抿唇,而她已利落起身,緊了緊自己的衣袖,朝他一揮手:“稍等一下,快的話我半個時辰便回來了。”

“別太莽撞了。”他忍不住出聲道,“你之前曾失陷此處,這次又何必只身冒險?拙巧閣與朝廷交往不少,或許以朝廷的力量施壓,他們會願意交出那串數字?”

阿南朝他一挑眉:“朝廷出面索要,到時候有心人稍微推斷一下,不就知道你身中山河社稷圖了?朝堂上下針對此事會起多少波瀾,你自己心裏沒數?”

朱聿恒自然知道,要是朝廷出面了,那麽就算做得再隱蔽,世上也沒有不透風的墻,更何況,他的叔父邯王還虎視眈眈呆在應天要持東宮長短,絕不可能輕易放過此事。

見他一時無言,阿南也並不等待他的回答,只朝他一揚唇角,用口型說了“等我回來”四個字,右手輕揮,流光勾住窗外樹枝,她借著反彈的力量轉眼躍出了院墻,消失在外面青蔥的蘆葦蕩中。

蘆葦茂盛無比,高過人頭,如同一層青紗帳遮住了面前的世界。

在根本沒有路徑的地方,阿南卻憑著自己以前摸熟的方向,東一拐西一轉,很快便踏上了一條通暢的“道路”——正是那些輸水的巨大竹筒。

拙巧閣雖然在江海匯聚之中,但周圍海水交匯,是既無法飲用、又無法灌溉的鹹水。所以這氤氳仙島上其實有兩種水,一種是包圍著沙洲的海水,一種是縱橫交錯的溝渠中流淌的泉水,來自於島上日夜奔湧的玉醴泉。

千山拜昆侖,萬水歸滄海。沿著竹筒逆溯,便是島的最中心,煙雲最盛之處。

前方蘆葦蕩逐漸稀疏,阿南沖出這綠色的屏障,躍上了一條柳蔭道。

她小心地避開偶爾出現在道上的幾個弟子,免得他們對生人起疑。等走到柳蔭盡頭,她拐了個彎,大片鮮艷奪目的顏色頓時湧入她的視野之中。

夏末秋初,面前是曲折的□□。所有花朵抓住最後的時機,過分燦爛如同豁命地盛開。

在霞彩錦緞般的群花之中,萬千潺潺流水從正中心的樓闕高台下噴湧而出,流瀉於下方池苑。

阿南透過萬道絢爛的水紋霓虹,盯著最高處的律風樓看了一眼。

那裏依舊門窗緊閉,一如往日般無聲無息。

可她不知為何,後背不自覺便沁出了一絲冷汗,仿佛在暗夜之中跋涉的旅人,明明周圍無聲無息,亦能察覺到逼近的危險。

她深吸一口氣,對自己說,阿南,不要害怕。你是縱橫天下難逢敵手的阿南,就算從三千階跌落,就算面對你此生最大的敵人,你也未嘗沒有一戰之力。

她一定要拿到拙巧閣中的那串數字——她得讓阿言解出那支笛子的秘密,揪出殺害苗永望的真兇,洗清自己的冤屈。

她也希望能從拙巧閣這邊下手,查到關於山河社稷圖的秘密,幫助阿言逃脫這迫在眉睫的死亡。

還有,公子一定能借助這串數字與阿言的那張地圖,以他的五行決推斷出山河社稷圖具體的分布。到時候,這或許能成為公子與兄弟們的護身符。

她定了定神,將所有的雜念拋諸腦後,順著□□與流泉,向著正中間欺近。

拙巧閣所有屋宇都建築於沙洲之上,下方打下眾多長達一兩丈的巨大木樁。處理過的木頭“幹千年、濕千年”,在海上撐起了這些華美的建築,歷經數十年風雨,依舊如絢爛仙宮。

因為是縱橫沙洲,外人不熟悉路徑必定迷路,再加上閣內機關重重,因此防守戒備並不森嚴。

阿南欺近了高閣,仰頭看向上面懸掛的“東風入律”牌匾。

周圍水聲清淙,花香四散,一片安靜。

她努力回憶著當初傅準與自己探討拙巧閣布局時,曾經說過的話——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艮居東北,背山之勢,正是最宜藏納之處。

她的目光落在律風樓東北側,那裏是一座不起眼的廂房,門上掛了一把很普通的鎖。

她正在看著,忽聽得後邊傳來腳步聲,便立即擡頭觀察了一下周圍,確定柱子與墻壁剛好是個死角,便立即射出流光勾住檐角,一個折身躍了上去,將身軀藏匿在了角落之中。

只聽得足聲漸近,兩個閣中弟子拿著掃帚過來,掃走庭院中的落花與枯葉。

阿南見他們動作緩慢,心下有點著急。而年輕的那人心不在焉,一邊掃一邊扯著鹹淡:“你說,咱們從來不打掃屋內,裏面要是落滿灰塵怎麽辦?”

“閣主都說了,這屋子天底下能進去的只有他一人,其他人進內非死即傷。你冒這個險幹嘛,少點事情不好嗎?”

“這倒也是……但讓閣主親自打掃,總覺得……”

兩人聲音漸遠,轉到後方打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