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內幕

鄭姚還是那個回答:“古書上看到的。”

魏老愣了愣,然後問:“書呢?”

沒有的東西她也不可能憑空變出來啊!

鄭姚搖頭:“書已經不在了。”

魏老等人自動將這句話翻譯成“不小心毀掉了”,臉上流露出濃濃的嘆息。

一旁的小李突然想到了什麽,下一秒脫口而出:“不會是被你爸你堂哥他們燒掉了吧?!”他隱約記得秀秀母親的遺物裏貌似有這些東西,不過這次整理的時候沒能見到,而這又確實像是鄭家人能幹出來的事兒,以至於小李一下子就想歪了。

魏老他們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什麽?!是人為因素所以消失的!?”

……好家夥,小李可真是個人才。

那些哪兒是什麽古書,只是幾十年前的一些舊書而已,只是時間長了紙頁開始發黃,所以顯得比較古老而已。

原主的母親農村出生,特別向往知識,所以才一直保留了下來。

而且也不是消失了,那些書全被鄭姚收到了另外的箱子裏。

難道說他沒看見嗎?

就在鄭姚卡殼的功夫,魏老他們顯然已經誤會了。

深吸了一口氣,他們默默記住了這戶姓鄭的人家。

這下好了,鄭姚連理由都不用找了,小李已經在一旁幫她瞄補好了。

“真的不能再找一找嗎?”哪怕只是殘卷也可以,只要能夠確定那些古書的材質,他們就能從中知道很多東西了。

鄭姚頓了頓,然後搖頭,魏老等人無奈,只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面前的這些手稿上面。

像,真的是太像了。

“這、這像是墨家的東西……”一位專門研究過墨家學術的老太太遲疑著開口,眉宇之間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

不是她所學不精,而是墨家留下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

自從九州朝滅亡,之後的統治者執行與儒家官學勾連的政策,其余學派逐漸消失,其中就包括墨家。

直到百年前,封建統治被推翻,墨家才重新被挖了出來。

直至今日,已經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以供新墨者參考了。

中間這麽多年的斷層,實在是填補不上了,故而老太太只是覺得像,但並不能確定。

其他專家一時間也有些猶豫。

不是鄭姚寫的太模糊,他們斷定不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鄭姚這份手稿描寫的太詳細了,反而讓一群大佬不敢認了。

字裏行間,跟個現場的旁觀者一樣,甚至連具體的對話都有,這其中還涉及到了當時墨家钜子、和钜子一群弟子的名字。

林林總總一百來個,看的人目瞪口呆。

要知道,從典籍之中能夠考證的钜子總共就只有三人,這份手稿所寫,是全新而陌生的第四人。

一旦被證實,想也該知道是會造成怎樣的轟動。

就好像是餓了好幾年的流浪漢,你突然在他面前擺了一大桌子滿漢全席,換成是誰誰都得懵逼。

“這幾張,怎麽感覺不太一樣?”大佬不愧是大佬,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幾張手稿與其他不同。

老太太抖了抖手上的紙,忍不住嘀咕道。

鄭姚探頭看了一眼:“哦那個啊,那個好像是有關於公輸家的記錄。”

一炮雙響,雙喜臨門!

魯班也就是公輸班愛好者狂喜!

魏老旁邊的老頭也坐不住了,趕忙拿起鄭姚剛寫完的一張看了起來。

“這、這怎麽還罵人呢?”雖然言辭已經十分隱晦了,但博聞強記的大佬還是漸漸琢磨過味兒來了。

好家夥,還是引經據典的罵。

指著其中兩三句話,老爺子眉頭皺的死緊。

“墨家與公輸家一直不怎麽對付,同樣都研究機關和建築,業務重疊,相互罵兩句不是很正常嗎?”鄭姚眨眼,一臉無辜。

這還是看在兩人當過她老師的份上,特意美化過的呢。

钜子和公輸家的掌權者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發牢騷的時候。

為了兩人的面子,鄭姚壓根沒說兩人實在是氣狠了,在背後互相罵對方祖宗的事呢。

钜子和公輸家的那位失態的模樣連門下弟子都沒見過,但怎麽能瞞的住神出鬼沒的鄭姚呢?

只怕連這二位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私底下放松狀態的樣子,早被人看了去。

“話是這麽說……”但還是很難想象這兩位罵人的樣子啊……

總有種偶像幻滅的感覺。

老頭老太太對視了一眼,接著又飛快的錯開。

因為鄭姚所寫過於詳盡,只要考證到其中一部分人名,基本就能確定這份手稿的真實性了。

一百多個人名呢,概率還是相當大的。

越是這樣,原件被焚毀,他們就越覺得遺憾。

鄭姚沒忍住,嘴角微微抽動。

魏老深吸了一口氣,再看一沓A4紙的時候不像是在看紙,而是在看人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