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2頁)

蕭戡覺得耳朵也有些發癢,三娘的聲音像在他耳道裏胡亂地撓。

他猛灌了一杯茶,壓下渾身上下莫名的燥熱,忍不住又喊了一聲:“阿晗。”

三娘奇怪地望著他,不知道今天的蕭戡為什麽這麽古怪,就好像有些手足無措似的。

“你碰上什麽為難的事了?”

蕭戡喉嚨發緊,磕磕巴巴地道:“是很為難。”

三娘清亮的眼定定看著他,等著他繼續往下說。

蕭戡耳根更紅了。

“阿晗,你嫁給我好不好?”

蕭戡鼓起勇氣把話說了出口。他平時膽大包天,什麽事都敢幹,這一刻卻緊張得心如擂鼓,而且還有千百個小人在鼓面上來回蹦跶,令他的心跳變得雜亂無章。

即使緊張得幾乎喘不上氣來,蕭戡還是努力把自己琢磨了好些天的話說了出口。

“我想了很多,想了很久,還是想問問你。”

“記得小時候有一回我們去嵩山別業玩,捉了許多螢蟲,準備把它們放進燈籠裏做螢蟲燈。你發現很多螢蟲被抓進燈籠裏去後就不發光了,便決定掀開蓋子把它們全都放走。”

“你說,它們還是飛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發光比較好。”

“我也是這般想的。你若是嫁給旁人,可能需要侍奉公婆,可能需要生很多個孩子,可能需要待在家裏相夫教子,可能有許許多多的不自在,可你嫁給我就不一樣了,我們還跟以前一樣,你想做什麽便做什麽,連子嗣都不用操心,以後你想要孩子便要孩子,不想要我們就不要,反正我又不喜歡孩子!”

說到不要孩子的時候,蕭戡還很有些興奮。

家裏沒有孩子,沒有旁人,只有他和阿晗!

蕭戡只是不喜歡讀書,不代表他腦子笨,實際上他聰明得很,只是性情有點混不吝而已。這會兒為了說服三娘嫁給他,他可是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全了。

蕭戡甚至湊過去給三娘分析,說是要是將來李儼登基了,她們君臣之間出現那什麽狡兔死走狗烹之類的局面,三娘就可以急流勇退,他們夫妻倆一起泛舟五湖、遁跡天涯!

三娘過了老半天才從蕭戡越說越遠的暢想中回過神來,聽他竟都想到了“狡兔死走狗烹”上面去,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你就不能想點好的嗎?”

蕭戡道:“我想的全是好的!”

狡兔死走狗烹這事兒壞的是李儼,和他的想象有什麽關系!

三娘在藍田縣待了三年,從高中時的十四歲長到了十七歲。按照地方上的規定,女子滿了十五歲就要登記在冊開始議親了,換成在長安其實也差不多。

這次她回來便聽了不少明裏暗裏的催促。

都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官員來說穩定的家庭關系也是個加分項,許多私生活問題則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攻擊點,沒事還好,有事人家就能拿來當把柄。

相比於嫁給不熟悉的人,蕭戡倒是知根知底,連新昌公主她都見過許多回。

新昌公主的身份也算不得什麽問題。

大唐的爵位是一代代往下削的,比如太子的孩子封郡王,其他親王的孩子就只能封郡公了,這樣一代代地削下去,很快就會出現大量邊緣化的皇親國戚,名義上算是李唐宗親,實際上血緣紐帶已經非常薄弱,想出頭還是得靠自己努力。

連皇子都是這樣,公主就更不用說了。

蕭戡雖然是公主的兒子,但只要他不繼續娶公主加固和皇室之間的血緣關系,到他這一代基本就沒什麽優待了。

所以蕭戡說的自由自在還真不是假話,他就是個半野生狀態的皇親國戚,還是醉心遊俠事業堅決不準備入仕的那種。

只是人生大事這種東西,三娘本來是沒準備這麽快解決的,以前她也從沒想過要和身邊的什麽人結為夫妻,驟然聽蕭戡提出這麽一樁事還有些在狀況外。

三娘擡眼打量起蕭戡來,以前他們經常一起練武,所以蕭戡身量如何她是清楚的,只不過因為從小一起長大的緣故,她都沒認真觀察過蕭戡的長相。

當一個人你看個背影、聽個足音都能知曉是對方來了,對方長什麽樣其實便不那麽重要了,這會兒兩人坐得有些近,三娘能很直觀地看清他的眉眼、鼻梁、嘴唇,甚至能感受到他身上那有些灼熱的氣息。

最後三娘的目光落在蕭戡的耳垂上。

上頭曾經被劃了一條道,那是蕭戡出去剿匪的時候受的傷,到現在上頭還留著疤。

三娘伸手捏了上去。

蕭戡整個人都快紅炸了。

當場落荒而逃。

三娘:“……”

莫名感覺自己在調戲良家民男。

……還怪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