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2頁)

只不過話裏話外就是一個意思:我覺得不錯,女兒兒子也覺得不錯,你說說你啥意見吧。

狄縣尉能有什麽意見,自家孩子能拜個狀元為師,有幾個人能不願意?何況聽妻子說的,孩子還是因為他昨天誇了三娘才去找人家的。

他自己早上也在縣衙,兩小孩竟都沒來找自己,可見她們確實很喜歡三娘了。

夫妻倆便有商有量地把拜師禮給準備好了。

這個時候的狄縣尉還不知道,他送到三娘家的不僅是自己兩個孩子。

縣衙點卯早,下衙也早,第二日盧氏夫妻倆便帶著狄平、狄安去三娘家行拜師禮。

三娘本只是想得空時教教,沒想到盧氏居然讓兩小孩正式拜她為師。

既然狄家來得這般鄭重,三娘便也正兒八經地喝了狄家兩小孩的拜師茶,熱情邀請盧氏多過府玩耍。

三娘有縣務在身,與各家內眷接觸的機會少,總派繞梁她們出面又不夠鄭重。要是能有盧氏這麽個幫手,那很多事情辦起來就方便多了。

想到這裏,三娘看向狄縣尉的目光就很有些羨慕。

要不怎麽說“娶妻娶賢”,有個賢內助真的能省很多事。

狄縣尉:“……”

你那眼神是什麽意思?

你那“你老婆好好哦我也好想擁有”的眼神是什麽意思?

得虧三娘是個女孩兒,不然狄縣尉都要懷疑這家夥對他妻子心懷不軌!

事實證明,狄縣尉放心得太早了。

因為接下來好些天他都沒機會和自家妻兒一起吃飯。

一雙兒女也就罷了,妻子盧氏也是每天吃過飯才回家。

狄縣尉忍不住和盧氏聊了聊這件事。

盧氏表示他一個大老爺們自己吃飯尚且覺得寂寞,人郭少府和自家兒女差不多大,卻一個人孤零零地來了藍田縣,多叫人心疼!將心比心,換成你自己的女兒,你舍得嗎?

所以吧,她偶爾過去陪人郭少府吃個飯怎麽了?

平時叫你吃飯,你不是一時說自己事還沒幹完,一時說自己書還沒看完,總是磨磨蹭蹭的。現在好了,家裏只需要準備你一個人的飯,你想什麽時候吃就什麽吃,再沒有人會擾著你!

狄縣尉無話可說。

三娘倒也不是真想搶別人老婆,而是察覺到盧氏是真的想到她家待一待。

如果夫妻倆多生幾個孩子,盧氏肯定是有操不完的心,哪怕夫妻感情疏淡些也不算什麽。

只是她因為誕下雙生子的緣故沒再要孩子,如今一雙兒女漸漸大了,丈夫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盧氏哪怕一直表現得溫柔體貼,也覺得這日子過得挺沒意思。

想她在閨中時常與三兩好友讀書彈琴、吟詩作畫,如今跟著丈夫到外地赴任,連個能說體己話的人都沒有,她心裏又豈能沒有半點落寞?

而且三娘家的氛圍著實好。

如果說一開始盧氏還存著讓丈夫多關心家中諸事的想法,那麽待了幾天以後就真的覺得在三娘著實挺快活。

郭家不僅飯菜好吃,飯後活動還豐富,三娘每天都會抽出空閑來教導鄭瑩她們。

三娘教人也不是一板一眼地教,氛圍相當輕松自在,興致來了還給她們彈琴或者擊羯鼓放松心情。

偶爾蕭戡這個不良帥過來蹭飯,便帶著狄平他們在廊外鍛煉拳腳,說是光會讀書成不了真正的人才!

反正每天都過得熱熱鬧鬧的。

……真是讓人來了就舍不得走。

狄縣尉就這麽眼睜睜看著自家妻兒回來得越來越晚。

就很離譜。

三娘這邊把藍田縣尉當得有滋有味,京師那邊卻出了樁不算小的事:武惠妃病故了。

武惠妃病故以後,李隆基仿佛又想起了他們昔日的美好,一時竟連大明宮都不忍回去了,直接定居在興慶宮接受楊玉環的安慰。

為了緬懷自己長達二三十年、占據了自己整個青壯年的愛情,李隆基還把武惠妃追封為皇後,算是圓了武惠妃當年沒法當皇後的遺憾。

但也僅此而已了。

李隆基對月流淚對湖傷心的時候有楊玉環作陪,倒是挺快從失去武惠妃的悲痛中振作起來。

武惠妃愛女鹹宜公主想方設法了解到興慶宮內是什麽情況,頓時被氣得不輕。

偏又拿李隆基沒辦法。

當初她母妃得寵時,她就是李隆基最寵愛的公主,她的公主府落成後李隆基還親自來了一趟。結果現在李隆基連母妃去世都沒怎麽露臉……

壽王本來是很有希望當太子的人選,結果現在因為那個女人都不好去父皇面前表現了,甚至連李林甫都快要倒戈到太子那邊!

自古以來都是成者王敗者寇,可她到現在都不明白她們是怎麽變成敗者的。

難道就因為她父皇移情別戀了?

這麽多年的獨寵和偏愛,難道還比不過那驚鴻一瞥的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