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元靈lv5(第2/3頁)

要麽世間多出一位顏真人,要麽便身死道消,化為塵埃。

陳沐認可了。

這一步也確然是可一不可再,縱然他不在意違背天地規則會承擔的劫數,但若是第二次都無法越過,那也不可能再維持那一往無前的道心,次數再多也無用。

這數十年裏,也有其他人沖擊天人壁障,都是當年的那些武道的宗師乃至大宗師,他們轉修道途之後,便如顏含玉一般,很短時間便能步入虛丹境。

但天人壁障太難。

雖說陳沐身邊有三人沖擊,兩人功成,但她們從修行以來,也是有近百年歲月的積累,加上又有陳沐這位真君存在,才能如此。

其他與陳沐無關的修士,便沒有這樣的運數,總共有十余人沖擊天人壁障,但最終卻僅有一人突破真人,其他人全部都身死道消。

這位真人,過去是武廟宗師之一。

修成真人之後,曾到陳沐閉關的宮殿外恭敬侍立,聆聽法旨,最後從陳沐那裏得到了‘一切恣意’的一句回應,這才恭恭敬敬的行禮離去。

隨後離開了大元,自行開宗立派,開辟了第一個仙門道宗。

說是第一個有些不太妥當,因為大元早有仙門道宗出現,但這些仙門僅僅只是虛有其表,都只是一些築基修士所建立,放在外域根本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仙宗。

唯有真人開辟創立,才能算作是真正的仙門道宗,而這位真人道號‘幻我’,創立的宗門則定名曰‘幻真宗’。

也是自從道統斷絕數萬年以來,第一個重新立起的仙門道宗。

陳沐對此聽之任之。

事實上,那位幻我真人是可以留在大元的,而且留在大元也遠比自行開宗立派要好得多,畢竟大元有他這位真君存在,遲早會從世俗王朝變為一方仙家聖地!

讓外域任何一位真人來選擇,都必然是願意加入聖地之中,而不會去開宗立派,且不說在聖地之中便有可能聽到陳沐這位真君的講道,單單是仙門聖地這一背景,行走在外便足以讓人忌憚三分。

大元對於幻真宗不過問的態度,也終於是讓世間知曉了陳沐的意志。

於是各種宗門如雨後春筍一般開始紛紛冒出。

雖然幾乎都是築基修士建立的小小勢力,但卻也意味著,這數十年的時間,大元的道統正以極快的速度恢復著。

……

京都。

如今的大元京都,和數十年前已經截然不同,原本的京都便已十分廣闊宏偉,而今卻是更擴建了近五六倍之多。

整個京都的氣象都是煥然一新,幾乎再也不見當年餓殍遍地,屍骸埋骨的情景。

對於現世來說,一位渡過一次道劫,有‘瑞氣’加身的真人,其所在之處,便能令天地間自有祥瑞,會令一方水土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何況金丹真人本身就已經打破了世間常理,真元無窮無盡,流淌不息,足以維系一方地域的生息,只不過到了真人境,能窺探世間本質,已與凡人不算是同類生命,即便會對凡人心生‘憐憫’,但這種憐憫也只是對於生命,而非對於人。

陳沐乃是真君,雖然不是結丹化嬰的正統仙途,但卻也是真正的在世真君,他只需要停留在某地,便能令整個靈界都一片安定。

連靈界都安定,就更不用說現世。

京都內的靈氣之濃郁,就算沒有聚靈法陣一類的陣法,也幾乎要超過外域的那些道門仙宗,凡人幾乎都能無病無災,世俗的繁榮與興盛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位於京都中央的皇城,相比起數十年前,也是宏偉了太多,其中一些宮殿上,更是有點點靈光交織,只看上一眼,便令人心生敬畏。

位於皇城最深處。

這裏有一座十分幽寂的宮殿,宮殿內外不見任何一個侍女,冷冷清清,但整個宮殿和院落,卻看不見半點塵埃。

偶爾有一片落葉從樹梢上飄落,卻在沒有落地之前,便悄無聲息的瓦解,化為點點靈光,直接融入了天地之間,並消失不見。

忽然。

一個身影出現在不遠處,並向著這裏走來。

她穿著一件淺綠色的裙衫,雙目中有神韻流轉,整個人氣息渾厚而深沉,是虛丹的境界,並且明顯已經浸潤多年,幾乎到了這一境的頂點。

越是靠近宮殿,她的神情就越發肅穆,眼眸中也是流露出恭敬之色。

直至來到宮殿前方,陸詩韻停下腳步,向著宮殿的方向行禮。

“啟稟真君,您所說的那具屍骸已找尋不到,但其位置所在卻是找到了,我已在那裏立下一墓一碑,填寫了碑文。”

說完這句話。

陸詩韻便恭恭敬敬的侍立在一旁,靜靜的等待著。

宮殿內部一片寂靜,仿佛根本沒有人影,也根本沒有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