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晚唐(第5/5頁)

"誰說不是呢。"

"諸位,若是沒有天幕的出現,恐怕這求取功名,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一生的追求,想要換一種

活法,大概都不知道應該何去何從,可現在有了天幕,再聽這些詩人的經歷,突然發現,也許我們的能力,也或許可有另外發揮的余地。"”是,兄台說的是!"

"而且幸運的是,我們這裏的資料庫能用!“”所以更不能錯過此千載難逢的機會!"

【仕途的顛沛坎坷,同時大概也是因為這一生都命運輾轉,所以李商隱有次旅途中,寫下了《夜雨寄北》這首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有說這首詩是寫給李商隱的妻子的,畢竟連妻子去世之時,李商隱都沒來得及趕回家中,但也有說這首詩是寫給令狐絢的,也就是令狐楚的兒子,

目前這兩種說法,在學界的爭議都很大,一直都還未有明確的定論。】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李商隱這一生都在“求而不得”。】

【所以映照他這坎坷的一生,以及他這顛沛的仕途經歷,李商隱的詩作,多是以“無題”來命名,大概是因為他真的不知道該具體說些什麽。】

【比如這首《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暨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還有這首《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燭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及“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都是千古名句。】

李商隱……

聽自己這一生,真是叫他感慨萬千。或許他也當換個活法,換條路去走,畢竟現在這“晚唐”,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可再挽救回來!

他願赴身到這變革中去,願與這千千萬不願大唐就此傾頹的眾人而共同努力,他們是唐人,一生只做大唐人,願他們的親人子女能夠繼續安穩活在這大唐天下,而現在天幕給出的機遇和改變就在眼前,他們必當牢牢抓住才行啊。

他李商隱,也願做這其中的“奔赴者”!

【關於晚唐的詩歌發展,我們就講到這裏。】

【畢竟在這之後,也確實是沒多少好講的了——唐詩宋詞,接下來,是逐漸發展演變的宋詞天下。】

【不過詩歌是一種體裁,宋詞也是一種體裁,這一種體裁的衰落,另一種體裁的興起,總少不了人的參與,另外先前我們也講過,宋詞是怎麽起來的,但掛個“宋”的名號,可不代表“詞”就是自宋朝才發展起來的。】

【所以這唐朝的文人,也有參與到其中哦,另外詞的出現,之前也提過,更是很早就有了,只不過不興盛罷了。】

【比如李白就也寫過幾首詞——如《憶秦娥·簫聲咽》,對比李白的詩,確實是不怎麽出名。】【但白居易寫過的一首詞,倒是很出名,就是這首《憶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

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不過“詞”發展到晚唐五代時期,才是真正的崛起,而且這時候還誕生了第一部 文人詞集-即《花間集》。】

【而這其中,對後人寫詞影響很多,並且還鼎鼎有名的代表人物,可也是一位唐朝詩人。】從唐詩到宋詞。

從唐朝到宋朝……

大唐之下的眾人心情復雜。

當然宋朝之下的宋人也不見得心情多美妙,畢竟他們可還記得之前天幕說起宋朝時的光景。丟人啊。

不過觀先前,很多科目的發展,在他們宋朝這裏,可是有很多可說的。也不知道這宋詞上面的發展,會不會幫他們再次扳回來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