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認錯爹的第七十天:(第2/3頁)

好比,楊首輔老妻娘家的馮氏子女。

馮氏是個很特別的家族,祖上也曾經闊過,綿延了幾輩後男丁一代不如一代,後來一度衰落到已經被從雍畿的權貴圈除名了,但最近的這些年又另辟蹊徑、依靠裙帶關系重新活躍了起來。其中,他們最傑出的兩次聯姻“押寶”,一個嫁給了楊首輔,另外一個嫁給了廉深。

前者保了馮家近二十年的榮耀,後者……

雖然馮家也很希望如今已經調任刑部侍郎,同時暫代刑部尚書的廉深,能夠盡快去掉這個“代”字,好出閣入相,以備楊首輔哪日致仕了還能繼續有人照拂於他們,延續榮耀。

但即便廉深真的有朝一日能接替楊盡忠成為首輔,馮家其實也是不滿足的,他們的貪婪與胃口被一日日喂大,也不知道是真的蠢,還是被人吹捧攛掇的,竟滋生出了試圖讓家中的女兒們出個皇後的妄想。

馮家的男丁雖然也有入朝的,但都不是正經科舉出身,走的是官學的國子監名額,他們沒有一個人的品級超過五品。那麽從規定上來說,父母雙全的馮氏女就有資格進宮待選。

在馮家看來,楊首輔不可能不幫他們,而只要楊首輔發話了,馮氏女當皇後那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

但這其實是馮家擅自決定的,他們以勢壓人,讓楊黨內部的小官在朝上公然對十三歲的小皇帝提起了婚事。楊盡忠是真的不知情。

可其他本就有小心思的朝臣可不管這個,他們看了看在簾子後面越坐越穩的楊太後,心想著不能所有的好事都讓你們楊家占盡吧?於是,他們也開始有樣學樣,從姻親、遠親、學生弟子的家中挑挑選選,只要看見個合適的就開始上書。

哪怕最後不能為後,當個妃子也行啊。天子的少年夫妻,多大的福氣。

小皇帝面對龍椅下的群臣,總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塊唐僧肉,還沒開始西行,就已經被各方妖魔鬼怪給惦記上了。

連亭正要開口,他斜後方的詹韭菜詹大人就一步邁出隊伍,開始噴人了。這位詹大人在官場起起伏伏的原因之一,大概也有他是個敵我不分的噴子的因素。他應該算是清流派,只不過他一般都是對事不對人,只要是不平事,他都要說兩句。

在別人看來,就是典型的“你的諫言我喜歡,你的家門記得關”。

面對群臣逼著小皇帝大婚這事,在詹大人看來就挺神經病的。不管推薦的人裏有沒有清流一派,他都選擇了直接開懟:“敢問各位大人是幾歲成的婚?家中兒子、女兒又都是幾歲?十三歲知道什麽叫夫妻嗎?”

連亭生怕他下一句是,這麽著急,是要趕著投下輩子的胎嗎?

當然,詹大人還是要命的,他沒有這麽說,只是轉而點對點的開始輸出:

“您說這姑娘秀外慧中,持家有道。但年芳十一?女學的外舍都沒讀明白呢吧,持的哪門子家?”

“什麽?您這個上書的娘子國色天香,已經及笄。她既然不是您家親戚,您又是從哪裏見過的閨閣小姐的模樣?如果您沒有見過就說了這樣的話,是有意欺騙陛下嗎?”

“還有您,什麽叫孩子的父親不錯,孩子長大後就肯定不錯?敢問令尊官居幾品啊,可有入朝?如果他都入不了,您是怎麽入的?這餅讓您畫的,不行去千步廊出攤吧,估計輔興坊的胡麻餅都沒您畫的香。”

一連串就像是連弩箭矢的話,精準紮中了每一個朝臣的玻璃心。

……

下朝後,連大人就馬不停蹄的進了後宮請安,給小皇帝和太後分析了一波催婚背後所代表的利益鏈博弈。好不容易講完了,剛從宮裏出來,還沒有來得及去東廠的衙署,就先接到了外舍夫子請家長的消息。

是的,九歲的連絮果小朋友,迎來了人生中第一次請家長。

連亭當時一身上朝的緋紅色常服,一聽這事也顧不上問為什麽了,直接就翻身上馬,前往了東城的國子學外舍。

不管兒子是因為什麽被請家長,連亭都挺著急的,因為他怕絮果吃虧。如果是絮果自己犯的錯,連亭怕他被夫子訓得太重;而如果是別人和絮果打架了,他又怕絮果受傷。思來想去,連大人還是三觀很不正的覺得,最好的結果就是絮果把別人給打了。

對方要錢賠錢,要道歉他就摁著絮果給人家道歉,只要他兒子別受傷就行。

但偏偏……

最糟糕的結果還是出現了。

連亭趕到時,就看到絮果腦袋上綁著紗布,一個人慌亂無助地坐在木椅上,垂著小小的腦袋,雙手不安的攥著袍角,就像是被風雨壓彎了的小苗,看上去可憐極了。

當然,這個僅限於親爹的濾鏡視角。

事實上,絮果並不是一個人。他怎麽可能是一個人呢?聞蘭因肯定在他的旁邊啊,他倆的書童也在,還有外舍的大夫。除了這些圍著絮果轉的人,房間裏還有很多其他人,亂哄哄的,場面不比菜市場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