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頁)

讓安瀾沒想到的是,從那天開始,她“享受”到了從前坎蒂絲經常”享受“的待遇。

突然之間好像除了外婆之外的全家人都在找她進行遊泳比賽。

先是總拉著她玩遊戲的姐姐。

坎蒂絲喜歡的是一種玩耍型的遊泳比賽,它總會繞著安瀾遊幾圈,露出肚皮再反向仰泳幾圈,口中哢哢說著“比賽”“比賽”,然後在安瀾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一馬當先地朝著遠處沖出去。等她好不容易追上了,兩姐妹就會邊遊邊說垃圾話,然後用腦袋頂著彼此,用胸鰭拍打著彼此,使著壞希望對方落到後邊去,輸掉這場比賽。

接著是從小就喜歡把她甩在身後的阿姨。

莉蓮的遊泳比賽中規中矩,兩頭虎鯨並列排開,就差幾條分水線來隔出賽道了。它會用響亮的接連不斷的哢噠聲來表達對這場比賽的重視,表達自己有多麽嚴肅認真,然後入離弦的箭一樣消失在原地。安瀾追在它身後,時而看到海面上一道泛著白色浪花的線,時而看到水中一個巨大的黑色陰影,沒有功夫去說話,所有的力氣都用在追趕上。

然後是溫柔的常常會放水的母親,最後是無時無刻不在搗蛋的舅舅。

當虎鯨群接近加利福尼亞半島的時候,萊頓已經占據了安瀾百分之九十的遊泳比賽時間,這頭大虎鯨比二十歲的愣頭青虎鯨還要精力旺盛。也不知道它哪來那麽多鬼點子,有時候會在領先一段距離後突然調頭迫使安瀾做出快速避讓,有時候會幹脆埋伏在深處準備進行一次伏擊,有時候則會消失在遠方,繞一大圈,從背後無聲無息地出現,嚇她一大跳。

和海豚一樣,虎鯨的聲呐系統是有限制的。

它們並不能朝四面八方發出信號,那樣的話就不是聲呐,是上帝視角。

所以當萊頓從後方接近時,安瀾能仰仗的只有其他家庭成員的提醒聲,以及在距離非常接近時水流異常變動傳來的信息。積累了無數次被嚇一跳的經歷之後,她開始對躲避後方、側後方和下方來的攻擊有了點感悟。雖然按照虎鯨在生物鏈中的地位這種感悟可能永遠用不到,但能總結出點新東西還是讓她很高興。

這種好心情一直持續到進入下一個漁場。

埃爾比斯卡伊諾鯨魚保護區位於巴哈半島的中部地帶,這裏棲息著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鯨類,是許多須鯨重要的繁殖地點,安瀾小時候碰到過的那條藍鯨當時大概率就是想往這個地方趕路。這裏同時還生活著許多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和大量魚類,對虎鯨來說是絕佳的狩獵場所。

維多利亞帶著鯨群到達這裏時都是三月,今年卻已經是四月中旬了。

巴哈半島是一些ETP虎鯨群遷徙的最南端,維多利亞虎鯨群算是遷徙得比較遠的,往年也基本碰不到那些虎鯨群。人家在這裏過冬,而維多利亞帶著家人到達這裏時都是三月,今年甚至已經是四月中旬,很難碰得到面。

可在常規之外總有意外。

遊在隊伍最前方的維多利亞突然動了動胸鰭,不出幾秒鐘,跟在它背後的莉蓮和坎蒂絲也騷動了起來。安瀾先是不解,但等她再往前遊一些,用自己的耳朵聽到了騷動的來源,就很快也明白了為什麽大虎鯨們要做出強烈反應——

從海水中傳來了其他虎鯨的鳴叫聲。

碰到其他虎鯨群算不上是什麽稀罕事,比起分散在大洋中部和西部的虎鯨數量,在東部海岸線附近的虎鯨數量幾乎可以做到倍殺甚至數倍殺,安瀾曾經被長輩帶著和許多虎鯨群互不打擾地隔著數百米到數公裏的距離生活。

看到同類是種很迷人的感受。

這些大家夥有著和她類似的外觀,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它們總會發出安瀾聞所未聞的接近唱歌的鳴叫聲,有些遠洋鯨能發出像吹竹笛或者打竹板類似的奇異叫聲,有些土著鯨群能發出跨越數個八度的高難度顫音,聽它們鳴叫就像在聽鳥兒唱歌,能夠聽到一次就覺得心滿意足了。

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遺憾的。

當它們相互之間開始交流時,這種遺憾的感覺最強烈。

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碰到的土著虎鯨群很喜歡觀察維多利亞虎鯨群,安瀾常常聽到它們之間的交談;在北美碰到的居留鯨群是最吵的,它們一天中有一大半的時間都在高聲說話;過客鯨群相對安靜,但在捕獵結束後也會提高嗓門。

明明知道它們在說話,卻不知道它們究竟在說什麽。

安瀾總是為這個事實而嘆息。

但這一次不同。

這一次聽到的鳴叫聲和哢噠聲是如此耳熟,幾乎和她自己在說的方言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於少數詞句的尾音,哢噠聲的響亮程度,以及中間停頓時間的長短。

維多利亞曾告訴過安瀾,家族在她出生後就改變了遷徙路線,使得這條路線更靠近南方,既保證有足夠的食物吃,又保證溫度適宜,同時避開北方地區比南方至少密集了兩倍的虎鯨氏族,以防出現幼鯨在某些驅逐或打鬥中被殺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