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傳聲筒,和事佬

翰林院。

楊慎整理了一份新的大禮辨奏疏,對於大禮議重新進行了禮教說辭上的編排,整理了一堆人的聯名後,隨時準備上奏。

余承勛拿過去看過,突然想到什麽,放下奏疏問道:“翰林院上下,基本都在上面署名了,是否要把敬道也加進來?”

楊慎道:“敬道就算了吧。”

余承勛從中聽出了楊慎對朱浩的戒備。

這是朱浩說自己收了玉田伯蔣輪的兒子蔣榮為弟子後,楊慎對朱浩的疑心越來越重,多數事情已不會去跟朱浩商議,余承勛也知道這跟朱浩不喜歡參與到朝事議論有關。

“如今陛下難得已不再提及議禮之事,如果我們把這份東西交上去,會不會……適得其反?”余承勛問道。

楊慎態度堅決:“不能因為陛下一時的退讓,就放棄既定進程,大義不可違,明辨是非乃吾輩應有的準則。來日就奏上去!”

……

……

楊慎算是自作主張。

楊慎還沒來得及把奏疏呈遞上去時,首輔蔣冕便差遣翰林學士豐熙來找楊慎,勸說讓楊慎把奏請的事往後放一放。

豐熙面對固執的楊慎,也頗為無奈,怎麽看楊慎才是更有主見的那個,他豐熙身為翰林學士,卻好像個傀儡一樣只能從中跑腿斡旋。

“用修,朝中即便有大事,也不該由你來參與,你身份特殊,令尊歸田還不到半年時間,這時候你的堅持,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豐熙差不多算是把話題挑明。

楊慎卻根本沒把豐熙這種“投降派”放在眼裏,態度冷漠道:“豐學士不必再勸,有何後果,在下早就預料到了,哪怕陛下真要治罪,我也心安理得接受。”

豐熙聽了很上火。

你一個翰林侍講,弄的比我一個翰林學士都吊,你這算是目中無人啊!

“乃是蔣中堂特地讓我來提醒你,現在不是時候。”

豐熙只能把首輔蔣冕給搬了出來。

這邊不提蔣冕還好,提了蔣冕後,楊慎的態度比先前還要堅決:“朝中大臣各司其職,吾等的職責,在於規勸陛下善行禮法,而蔣中堂……他的職責在於票擬易事,各不相同,豐學士不必再勸了,有何後果不牽扯到翰林院便是。”

“你……唉!”

豐熙面對這麽個固執的楊慎,除了嘆息也不能做別的。

……

……

當晚,豐熙去見了蔣冕,把楊慎固執的態度如實相告。

蔣冕聽完後,大概明白為何這個晚生後輩會如此執拗,當下以悠悠口吻道:“他是覺得,我沒有像他父親一樣,事事跟陛下爭執到底,認為我做了退讓,辜負了他父親的囑托,而他則覺得繼承其父之志乃其責任,才會說這番話。”

豐熙驚訝地問道:“用修這是要作甚?”

看不起我這個翰林學士就算了,居然連首輔大學士都看不起?

蔣冕對此倒是看得很淡,搖頭輕嘆道:“由著他去吧,如他所言,就算他不出手,陛下對議禮之事也不會善罷甘休,讓陛下知曉朝臣反對的態度,也並無不可。只是他以後在朝……唉!”

話沒說完。

但豐熙聽出來了,蔣冕是覺得楊慎仕途堪憂。

你連跟你同陣營的首輔大學士、翰林學士,兩個頂頭上司都看不起,皇帝跟你又是政敵,你父親曾經還跟皇帝結怨,就你這態度,以後還想在朝中混個風生水起?

皇帝隨便找個機會,就能把你打發到偏遠的地方當官,來個眼不見為凈,甚至說這些處置都是輕的,如果你再這般執迷不悟,開罪了皇帝,皇帝可就不只是把你外放了,很可能將你治罪後罰你去戍邊,這後果你楊慎可有想過?

豐熙道:“年輕人不知進退,也是在下無能,未能好好規勸他。”

蔣冕笑了笑道:“這與你無關,他就這麽個性子,連他父親走前,也擔心他會冒失壞事,讓我提點和規正他,看來介夫是多想了,我有何資格能規勸用修這樣的年輕才俊呢?”

“唉!”

豐熙繼續嘆息。

現在楊慎真的是把自己搞成個所有人都嫌棄的異類,連蔣冕都對楊慎充滿失望。

蔣冕道:“只希望他不要把事情鬧太大,卻不知這世上還有何人,能讓其放下心中大石,安心做個守規矩的朝臣?”

豐熙想了想,苦笑著搖頭。

楊廷和致仕,蔣冕和他豐熙都勸不動楊慎,還有誰能勸得動,讓楊慎放下執念當個“乖寶寶”?

指望楊慎當個守規矩的朝臣,太不現實了。

……

……

楊慎頂著各方的壓力,把他的“大禮辨”奏疏呈遞上去,卻好像石沉大海一般,一連多日連個水花都沒激發。

皇帝不提,內閣和朝臣也沒有在朝堂上有任何提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