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開個朝廷

唐寅聞言,連連點頭。

“聽你這一說,連我都想把你塞回翰林院,讓你在裏面安心讀個十年書,不令你過問朝事……但這有用嗎?切!”

唐寅只是在打趣,他知道現在新皇勢力根本少不了朱浩。

若是朱四剛登基時,沒有朱浩就算了,現在既然有這麽個算無遺策的軍師,為何不用呢?

朱浩笑道:“所以說,唐先生其實跟孫老,對我都是一片好意……我們不探討此問題,先生之前說,幫我聯系江南之地的工匠,現在可有眉目?”

朱浩現在最缺的就是有著一身嫻熟技能的匠人。

工部有不少,但以如今朱浩的資歷,尚且沒有資格調用工部的工匠。

唐寅作為工部員外郎,也沒有調動工部匠人的能力,因為他的官職只是在體系中增設,並不能幹涉到原本體制內的事情。

現在既要開礦,還要冶鐵煉鋼,改進蒸汽機,以後還要造船、造火器,這些都需要大批工匠的支持。

吳中有一點好,那就是人才輩出。

越是安穩富庶的地方,越是會誕生一些精通奇淫技巧的匠人,這是社會需求所致,若換作北方,工匠更多是講究大開大合的泥瓦匠、木匠,放到中原等各處經常遭災的地方……手工匠人很難生存,以至於隨著明朝社會逐漸安定,大批工匠開始往江南一代遷徙。

現在唐寅在朝做出了一定成績,可以通過他出身吳中的身份,幫新皇招募到一些工匠。

之前蘇熙貴也在做,但蘇熙貴畢竟是發跡於江西、兩湖之地的商賈,根基尚淺,很難招募到頂級的工匠,因為那些工匠許多都屬於豪門巨富,沒有正當的名義,很難讓別人放手。

“快了。”

唐寅回答,“已有十數人,應約前往京師,就這還是拿出你所制琉璃器皿,讓他們覺得大有可為,才會動身北上。讓他們學會你的技術,只怕你……”

唐寅的意思是,人家是看中你的技術,才會來京城碰碰運氣。

別到時候你不給人家技術,只想把人留住,或是回頭讓人把你的技術學會了,你不肯放人,到時後悔。

朱浩笑道:“琉璃這玩意兒算不得多金貴,時代要發展,豈能敝帚自珍?放心,既然我把他們請來,就會傾囊相授,就怕他們學不來……或是領悟不到其中精髓。”

朱浩要這些工匠幫他改進技術。

朱浩自己畢竟不是工科出身,很多東西,看似有現成的模版,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難以投入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朝當官,還是皇帝跟前最重要的幕僚,朱浩根本就沒法把所有精力放在試驗和改進技術上,就一個簡單的蒸汽機,朱浩光在密封這一件事上,就花費了兩年時間進行改進,但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

靠一個人來改變時代……始終太過理想主義。

唐寅道:“首批人或者再過三兩天就到,到時我讓徵仲幫你聯絡,他最近也想求得一官半職,你有時間見見他……”

徵仲就是文徵明……

唐寅曾經的難兄難弟,到現在文徵明還沒有求得很好的出路,一個秀才,在京城能混出什麽名堂?

現在文徵明大概一心跟著唐寅混了。

……

……

唐寅第二天就踏上往西山之路。

這一去大概又要半個多月。

隨後文徵明主動前來拜訪朱浩,得唐寅提點,文徵明雖不知朱浩在新皇體系中的作用,但也知這位小狀元來頭很大,可能是改變他一生的人物,所以文徵明見到朱浩後非常客氣。

“文先生,您是家師的朋友,便是我師長,不必如此客氣。”

朱浩笑著跟文徵明寒暄。

文徵明急忙拱手:“哪裏,哪裏,在下一介寒儒,豈能與朱大人相比?”

論恭維人的本事,文徵明真有一套。

“大人”在唐宋以前,泛指父母叔伯等長輩,元及以後的朝代,才逐漸出現稱呼官員為“大人”,比如《西遊記》中,唐僧一行途經諸國城門,皆稱門使為“大人”。朱浩心說,以“大人”來對自己稱呼的,你文徵明算是第一個。

但問題是,歷史上文徵明也算是有節氣,拒絕寧王的征召,眼光獨到,至少比唐寅那貨強……朱浩一直覺得,唐寅應召前應該不是不知曉寧王的野心,前去江西為紅顏多過其它,或許就是被婁素珍蒙蔽了雙眼。

這大概也是為何後來見到婁素珍,甚至是見到心儀女子時,唐寅都很扭捏的原因。

算不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朱浩道:“文先生客氣了。今日不過是例行一見,約個地方,回頭有事只管派人來知會……唐先生說,過幾天會有江南工匠到京城,到時望文先生引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