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朕已決定禪位

翌日,朝堂上。

一切都如朱浩算計的那樣,由蔣輪出來起了個頭,表示蔣王妃恪守禮數,準備回安陸繼續當她的興王府王妃,不再牽扯朝中事務,既不入宮,也不打算在京師常住。

這些都是楊廷和希望看到的,也是文官同意讓蔣輪入朝堂表明蔣王妃態度的根本原因。

但隨後……

事情就走向了文官無法預料的未知。

“……朕自幼受父王教導,一定要遵從孝義禮法,如今父王已去,只留下朕與母妃相依為命,母妃為了讓大明,為了讓朕克繼大統,連母子情分都可以犧牲,朕辜負了母妃的養育之恩。

“諸位卿家,不必再勸了,朕已決定禪位,回到安陸繼續當興王,朕是母妃唯一的兒子,生養死葬本就應由朕一力承擔,朕不想背負不孝的罵名。你們就趕緊草擬禪位的詔書,成全了朕的心思吧。

“退朝!”

朱四痛哭流涕,最後在眾大臣懵逼中,就這麽離開奉天殿,回乾清宮去了。

不給大臣商議的機會,沒讓楊廷和等人站出來拿大道理教訓人,上來就表明要禪位,可問題是……這皇帝是你想不當就不當的?

若是皇帝有子嗣、兄弟也好說,可問題是這皇帝本來就是從小宗過繼過來的,再過繼一個來……那也難以服眾啊。

現在大明的江山才剛剛穩固,正德時期的弊政一步步被掃除,這皇帝是說換就能換的嗎?

……

……

“楊閣老,您可給說說,這到底是怎生回事?”

“是啊,這事可不小,若是真有變故發生,我大明可能要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啊!”

朝議一結束,出了奉天殿,這次大臣顧不上別的了,上來就把楊廷和給團團圍住,好像要找首輔討個說法。

蔣冕急忙道:“諸位冷靜一下,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

“怎麽不是說話的地方?這朝堂上,不正是我等臣僚商議國政之處?這亂子可不能起啊。”

在場大臣雖然大多數之前都在大禮議的問題上,或者直接署名,或者是在公開態度中表明支持楊廷和。

可在這麽個節骨眼兒上,卻沒人敢同意皇帝的意見,將皇位禪位給別人,只為了成全文官在大禮議中的討論結果。

誰要是敢說“要不我們換個皇帝吧”?那基本就跟自己把腦袋交出去讓人砍差不多。

皇帝可以這麽說,但大臣絕對不能有如此不臣之心。

於是乎,所有人的目標一齊對準了楊廷和,哪怕是楊廷和的死忠粉,現在也要讓楊廷和給個說法。

楊廷和絕對沒料到,會在這時候成為眾矢之的。

“諸位,內閣會跟禮部在迎興王府王妃之事上,酌情考量,請諸位先回吧。”

這次發話的是費宏。

他剛入閣,論資歷和威望不弱於楊廷和,比毛紀和蔣冕要高。

但現在他在內閣的排序卻在最後,等於說是威望高而地位低,此時此刻站出來說話,卻能安定人心,畢竟費宏代表的是朝廷老派勢力,這話若是由袁宗臯出來說就很不合適,因為文官大多不把袁宗臯當回事。

……

……

眾大臣焦躁不安,三三兩兩交頭接耳出宮去了。

楊廷和則與其余幾名閣臣,一起到了內閣值房,路上內閣幾人都不言語,明顯今日之事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估。

到內閣後,由毛紀站出來說話:“事情怎發展到如此境地?難道說陛下真的為了一個法統禮數的問題,連皇位都可以不顧?”

別說是毛紀想不明白,連楊廷和整個人都處於混沌狀態。

小皇帝是吃飽了撐的吧?

皇帝乃天下之主,多少人擠破頭,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也要往前沖,哪有像新皇這樣為了迎個母親連皇位都不要的?是興王府家教太“好”?還是說小皇帝就是打算拿大禮議的事來跟文官作對?故意給文官出難題,為了鞏固皇權?

費宏走到楊廷和面前道:“介夫,如今應當及早商議迎王妃之事,哪怕於禮數上有所不合,但為了大明,也不能由著陛下胡來啊。”

費宏的話,既像是勸說楊廷和退一步,其實也是在抨擊新皇“胡來”,等於是一種相對中立的說法。

楊廷和打量費宏一眼。

他馬上感受到小皇帝把費宏調到內閣來產生的作用。

費宏名義上是他派系的人,之前一切交談都很正常,甚至他挑不出費宏在言行上的任何問題,大禮議等事上費宏也是堅定的“繼嗣派”,可在發生事情後,費宏還是出來勸他知難而退。

這說明,小皇帝的用人本身就是一記妙招,一步步把局勢推到如今的境地。

幾人面面相覷,一時間拿不出合適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