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新老交替(第2/2頁)

但現在直接由皇帝提出人選,還只提一個,沒有讓閣臣和吏部發話……

不合適!

但也能說得過去,誰讓現在王瓊下獄,吏部尚書位置空缺著呢?

楊廷和聽到趙璜這個人選,倒沒覺得怎樣,他不覺得趙璜會跟新皇有什麽聯系,反而趙璜的能力值得肯定,只是其雖然在工部右侍郎職位上卓有建樹,但多在外辦差。

大明到弘治、正德朝時,戶部右侍郎和工部右侍郎這兩個職位相當特殊。

戶部右侍郎一般兼職打理宣府軍餉,而工部右侍郎則一般派出去治河,部堂事一般由兩部左侍郎管理。

所以在朝中文臣看來,趙璜屬於“實幹派”的代表,但沒什麽坐辦公室經驗,如此直接提拔為工部尚書有越級之嫌,讓其當幾年左侍郎歷練一下比較好。

歷史上趙璜是在正德十六年被提拔為左侍郎,後在次年嘉靖元年被提拔為工部尚書,一幹就是六年,屬於大禮議前後保持地位不變的中立派大臣,一直到嘉靖六年乞老歸田,還被皇帝極力挽留。

但現在皇帝提出此議,楊廷和知道今日的重點是要把吏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這兩個要害職位確定,實在沒必要在工部尚書上爭執太多。

李鐩下去,趙璜上來,在楊廷和看來完全可以接受。

“臣附議。”

卻是內閣次輔梁儲走出來,附和了朱四的提議。

楊廷和沒任何表示,很多大臣見狀,站出來訴說趙璜的種種好,儼然趙璜就是經過合理廷推出來的最佳工部尚書人選。

……

……

李鐩致仕先定了下來,屬於被汪玄錫參劾後,皇帝臨時做出的變通,同時連新任工部尚書人選都選定,皇帝和文臣們都覺得很合適。

接下來就是商議王瓊和王憲的罪行了。

朱四道:“此二人與中官聯系緊密,如今尚且要追索二人罪行,另外尚有去年吏部尚書陸完罪行尚未確定,刑部一並稽查,不能久拖,如何罰罪可等其罪行查明後再說。朕不想讓二部出缺,請諸位給出人選。”

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了。

廷議王瓊和王憲罪行之事先放一放,朕知道他們二人有罪,你們不必一上來就落井下石。

可以先等刑部查一查再說,朕沒打算讓東廠和錦衣衛接手,先讓刑部來調查,這不是你們文臣最希望看到的結果麽?

朕現在就問你們,誰來當這二部尚書?

因為朱四已聽從朱浩的意見,知道在吏部和兵部兩部尚書的人選上,自己沒什麽話語權,所以他從開始就沒打算去爭,知道再怎麽爭也爭不過楊廷和。

楊廷和會在工部尚書的人選上聽取他的意見,並不是看在他皇帝的面子上,而是看在趙璜能力尚可又不是新皇派系的政治立場上。

眼下楊廷和的勢力坐大,尤其王瓊和王憲下獄,全是楊廷和主導的派系鬥爭帶來的直觀後果。

朱四一邊讓朝臣感受到自己的強硬,又不能跟楊廷和明面上撕破臉,這需要很高的話術技巧。

廷推結果。

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石珤,得到楊廷和等文臣的支持,以其來暫代吏部尚書職位。

至於兵部尚書,順理成章落在了之前跟王瓊政治傾軋非常嚴重的彭澤身上。

不出意外,全都是楊廷和的人。

楊廷和見皇帝同意自己的意見,覺得新皇很識相,正想著,朱四突然看向戶部尚書楊潭,道:“楊尚書也乞老歸田,朕一向講究一碗水端平,戶部差事朕想讓一位在安陸時曾見過的名儒,過去曾做過部堂的孫交孫老來主持,不知諸位卿家有何意見?”

突然來這麽一句,等於說既同意了楊潭的請辭,又提出新任戶部尚書人選。

楊廷和突然陷入被動之中。

主要是過去幾年,戶部一直都不在他控制範圍內。

正德皇帝朱厚照看起來胡鬧,卻是個聰明人,六部中戶部和兵部一直牢牢掌控在手,也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仗,需要這兩部的支持,戶部尚書楊潭名義上跟內臣走得近,可也沒做出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

皇帝突然提出讓賦閑已久的老臣孫交來當戶部尚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孫交威望是足夠的。

而且就算孫交是安陸人,回朝後也未必會與新皇過從甚密。

楊廷和覺得,此議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