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4節 以普渡為名(第2/2頁)

規則制定不是為了約束眾生,而是真切利於修行。

天才修行者自觀因緣,徑直證道,因為心性恒存,只在於發現證得。第二類的修行者多是按照三無漏學,就是采用戒、定、慧的步驟漸漸持戒入定,增發智慧,然後漸除理、事兩障,除塵顯明,終究證道。

戒如平地,諸善由生。只要持戒增其精神,持正信,遵循正法,慢慢就能悟得一二。

余眾愚癡者,不明佛理,不懂規則,口中念佛,妄心蕩漾,求之不得,如同小三不入正室分得家產般對世尊咒罵痛恨,如此哪怕信佛多年,徒增癡迷,不如不信。

自了漢算是第二種人偏上的層次,他們或許不太真懂教法真意,但對次序的記憶絕對是清清楚楚。

都子俊知識淵博,對佛語的了解同樣不差。事實上,這世上本來就有很多聰明人能夠自成體系,因此他們對旁的體系也能融會,不是能融會貫通,而是能融匯其中,評點一二,因此伊始的都子俊對慧遠所言,的確像個得道高僧。

這世上看似得道的高僧,哪個都能將某些經書說的頭頭是道的,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若遇信徒提問,他們同樣能回的頭頭是道,不是因為他們悟了,而是因為經書上就是這麽回答信徒的,他們只是記下了佛解答信徒之語,至於解答了什麽,他們本身並不完全清楚。

都子俊就類似這種“得道高僧”,靠披袈裟、說佛法騙取了慧遠的信任後,隨即行自身的目的。

慧持帶著警惕的神情望著“阿彌陀佛”,“既然如此,佛主何以要我大哥聽你召喚前往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