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明有把握同時打贏跟準噶爾和羅刹國的兩場戰爭(第4/4頁)

而這七百萬裏,有兩百萬是青藏地區的,中亞地區被征服民族只剩五百萬。

所以,噶爾丹在最後垂死掙紮時,他手上剩下的人口,已經從巔峰期的近兩千萬,跌回到只有九百萬了。其中的青壯也是反復被抽去當兵,國力可以說耗竭到了極點。

跟大明耗國力,前前後後打了八年,他準噶爾部有這個資格嗎?現在的數據,就是他的下場!

經過兩年的攻伐,噶爾丹最後重新拉起的號稱“三十萬草原騎兵”,終於崩盤。噶爾丹本人在小康三十二年(1694)開春時,因為急怒攻心病倒,隨後又被想要投降的部下刺殺,將屍體獻給大明想要求和。

但大明不會做縱虎歸山的事情,要求和就要全部內附、接受改土歸流,不考慮只名義上承認大明為正朔的求和,因為韃靼人的歷史劣跡太多了!反復無常不可信!

噶爾丹殘部無奈,只好投靠羅刹人,抱團求生。而大明在小康三十二年這一年裏繼續追擊,跟投羅刹的準噶爾兵殘部,以及羅刹人糾集到中亞的五萬歐洲士兵血戰,最終殲滅其大部,殘部也都逃回歐洲。

大明徹底把準噶爾部曾經控制過的哈薩克、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地區統統收入囊中,無論是阿拉木圖還是撒馬爾罕,都是大明的國土——既然這些地方曾經屬於過準噶爾,那如今當然屬於大明,沒毛病。

西北地區的爭奪,至此徹底落下帷幕。

地球之上再無以韃靼為名的汗國,打出成吉思汗子孫名義建立的汗國,至此全部被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