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汗,時代變了(第2/3頁)

而隨著日暮時分,這種絞肉漸漸平息,噶爾丹也只好進退兩難先讓部隊歇息一夜,明日再攻。

殊不知就是這一夜歇息,讓他無法帶著大部分兒郎回鄉了。

因為第二天一早,他就發現李定國繞後包抄了一個大圈的圍殲部隊,已經從東西兩翼迂回到了他側後,在殺虎口前這處方圓百裏的草原上,拉出了一個非常大的松散包圍圈。

乍一聽說李定國繞後包抄斷路,噶爾丹內心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數十萬大軍擰成一股殺來,陣營都能至少綿延百裏。

對方要包抄他,肯定沒法做到把同樣多的部隊、同一時刻拉到一個點,那肯定會有先來後到,會打成添油戰術——那不就成了白給送死麽?

而事實也似乎恰恰證明了噶爾丹的這個推演,因為他在派出斥候仔細偵查後,得到回報說:李定國第一批趕到戰場的包抄部隊,大約只有四萬多人的規模,東西兩翼各自只有兩萬多。

或許明軍後隊還有更多的包抄援軍,但顯然明軍無法給十萬數量級以上的大軍都裝備一人數馬快速急行軍繞後。後續的明軍援軍機動力肯定會略差一些,會脫節。

如此一來,只要自己夠果斷,豈不是能對明軍打出各個擊破,把殺虎口剩下這一萬多明軍守軍殘敵、加上李定國先送上來白給的四萬騎兵吞掉?

噶爾丹立刻果斷地調整了戰術,反正他兵力多,殺虎口攻關也用不了太多人,就留一些部隊輪戰消耗即可。

而噶爾丹本人,立刻傳檄各部集結,在短短幾個時辰內,通知到了十幾萬近二十萬鐵騎大軍,專門分頭迎擊李定國的攔截騎兵。

噶爾丹想得很好:我每一路將近十萬人打你李定國兩萬,還不手到擒來?

就算你李定國還有後軍,再過一兩天能趕到戰場,但一兩天後你這左右兩路各兩萬的先鋒已經被我吃掉全殲了,再來一批還是送,那就打成添油戰術了。

在無線電沒有發明之前,外線作戰分進合擊的一方,永遠要承擔這種“所有參戰部隊無法同一時間點趕到戰場”的劣勢。

這一點早在三十幾年前、大明四路十幾萬騎兵分進合擊滅豪格的最後一戰時,就證明過了。只是當年朱文禎、李愉這些人拖住了豪格,拖到友軍到位合圍也沒敗。而今天也是這種情況的重演。

噶爾丹和李定國很快進入了蜂擁的正面硬撼血腥廝殺中。而李定國也立刻以新式火槍騎兵,教會了噶爾丹“即使你買了羅刹國的最新式火槍,你的火槍騎兵跟大明的火槍騎兵,依然不是一回事”。

……

在此前使用小規模火槍輕騎兵、一人多馬騷擾時,李定國是能給屬下配備一人雙槍、狙噴配合的。

但現在動輒出動四萬多騎兵,也就做不到那麽高配了,所以今日之戰,明軍騎兵主力還是一人一槍,要麽拿狙,要麽拿噴,二選一。

兩軍即將接觸時,李定國立刻指揮拿狙的明軍龍騎兵下馬列陣,擺出狹長的火槍陣列,對著至少遠在三五百步外的準噶爾鐵騎、就搶先開火瘋狂輸出。

同時,讓拿噴子的明軍近戰騎兵布置於兩翼,防止準噶爾騎兵貼臉後的迂回沖鋒。

李定國經過這些年的整訓和實戰,早已對各種火器的應用如臂使指,他知道線膛槍的威力在於精確射擊,所以能在地面上站定了射擊,就不要挑戰馬背上顛簸亂射,否則三百步外殺敵的概率優勢就被白白浪費了。

而經過這三十多年的發展,當初明軍的前裝後膛狙擊槍,要幾分鐘才能重復裝填一次。經過這些年的改良,進步也是非常飛速的,好歹已經壓縮到了三十秒就能開一槍,一分鐘能打兩發——

千萬別小看這個數字,這已經比英國人在拿破侖戰爭時用的1800型貝克線膛狙擊槍還快了,西方因為沒有無煙火藥,一直到拿破侖戰爭時發明的新式散兵槍,也只能做到最快一分鐘一點五發。

大明線膛槍現在這射速,已經是無煙火藥加定裝彈藥加持的結果。開完火後槍膛內無火藥固體殘留,可以省掉清膛環節,也就比1800貝克型還能多省掉十幾秒。

只是因為硝化纖維無煙火藥的成本和產量限制,才導致大明線膛槍依然無法全軍普及。而便宜的“武昌造”滑膛槍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一直使用老式黑火藥彈藥,後勤補給便宜。

李定國的龍騎兵下馬槍陣戰術,很快讓噶爾丹驚掉了下巴。因為這一分鐘兩輪、還能隔著最遠三五百步就蒙中騎兵的恐怖射程射速,讓準噶爾騎兵尚未接敵,就變得能歌善舞,一排排被收割倒斃。

“怎麽可能?我用的最新式的羅刹火槍,連明國人一半的射程都打不到!他們怎麽做到射那麽遠還那麽準還那麽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