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現代大學的種子(第3/3頁)

如果願意,本王願意看在你是個不世出的數學奇才份上,暫時放松對大明的濃硫酸、石炭酸、砒酸氫納和其他藥物的出口禁令,並且派遣大明船隊去歐洲貿易,普救被鼠疫所害的萬民。”

牛頓松了口氣,連忙稱頌:“尊敬的殿下,您的仁慈就像陽光雨露,澤被寰宇蒼生。相信英吉利國百姓都會永遠感戴您的恩德的。

能夠為您暫時效力,也是我的一種榮幸。”

朱樹人微微一笑,也不接話。雖然他對英國人沒什麽好印象,但既然還可以順便賣藥賺錢,那也不寒磣。

他是去收錢的,不是去當國際注意戰士的。

順便還能贏得牛頓的暫時效忠,這筆買賣賺大發了。

自己之前零敲碎打的那麽多科研工作,都還不成體系,一個個都是靠經驗堆積和直接抄答案靈光一閃的個例。

以至於只要朱樹人自己不開掛指點方向,大明科學院的研究模式,就還是只停留在“突發奇想加試錯”的層面上。

當然了,不是說試錯法就沒有進步——至少相比於原本時空的大明,如今的大明已經算是“肯試錯”了,原先那是試都不肯試,資源都不肯投。

歷史上一直到愛迪生那種人,研發不也是搞“靈感加試錯”嘛,要不愛迪生怎麽會說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那99%的汗水就是最笨辦法的試錯。

在生化環材這些不太講究邏輯的領域,試錯法堆實驗規模,也能大力出奇跡,所以大明前些年,就專注於化工研發,這是朱樹人對自己稟賦有了充分認識後,揚長避短。

但是物理數學這些領域,包括電學、機械設計,這些東西就很講邏輯和悟性了,不是砸錢試錯可以大力出奇跡的。

直到如今,牛頓即將發力!大明終於可以把科研領域另一條腿,那條“理論指導實踐”的路徑短板,給補上了!

這牛頓來得太及時了。

從此以後,就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該大力出奇跡的大力出奇跡,該理論指導實踐的就理論指導實踐。

朱樹人甚至覺得,原本“科學院+研究所”的模式,到如今也終於不夠用了。

有了牛頓這顆種子,未來的大明要擺脫大力出奇跡的堆砌試錯,就要引進如今西方也正在萌芽轉型的近代大學體系,建立大明自己的大學體系!

當然,西方那些垃圾的神學院法學院偏科爛貨沒必要學,那些也不比大明自己的國子監高貴多少。

朱樹人要學,當然也要以那些有自然科學基因的西方最頂尖大學為藍本來移植。

具體到1660年代後期,也就劍橋、萊頓這兩所算是第一梯隊,值得一抄,再加符滕堡的圖賓根大學(出了開普勒)和薩克森的萊比錫大學(萊布尼茲在那裏)

所以,朱樹人在得到了牛頓的肯定回答後,立刻表示,他會盡快組織船隊啟航,希望載牛頓來的那個英國船長可以領航。

然後,他還希望牛頓多寫幾封信,給他留在歐洲的師友同學,讓那位領航船長帶回去,為大明招攬更多的當代自然哲學大學人才。

朱樹人還特地指出了,他希望將來能看到劍橋系、萊頓系、萊比錫系、圖賓根系四系的人才,在大明都有代表,都能百花齊放。

牛頓的震驚已經不夠用了,所以他也沒去懷疑攝政王殿下為什麽對歐洲的頂流自然科學大學如數家珍,他就只當這是大明錦衣衛的刺探能力卓越,居然摸得這麽清楚。

牛頓絞盡腦汁搜索自己的人脈關系,連夜寫了七八封言辭懇切地信件,還在信裏說了,有大明的攝政王殿下,托人給他們捎來了見面禮,邀請他們來大明留學交流,

哪怕不願意終生在大明工作也沒關系,完全可以作為一項人生遊歷。

至於信裏提到的見面禮,當然都是朱樹人掏腰包的,他讓負責啟航去歐洲賣藥的大明船隊,額外攜帶了一批大明皇室都視為精品的瓷器玉器、錦緞蘇繡、金銀珠寶,用於到時候的送禮。凡是收了牛頓信的人,都可以附隨得到一份紀念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