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東渡去大明學醫可以救大英(第3/3頁)

那年輕的劍橋大學畢業生聽了,很是謙虛,問了好幾個問題,隨後又好奇道:“萊辛·莫頓先生,您說您上一次來大明,已經是七年前了,為什麽過去這七年裏,您不反復跑這條商路呢?按說你們航海家只要摸清了一條航路,就該充分利用積攢的經驗才對。”

萊辛·蘇塞克斯·莫頓船長長嘆了一聲:“牛頓先生,事情沒你想的那麽簡單。遠東的航路畢竟大部分被荷蘭人壟斷。七年以前,我們能來,是因為護國公在位時,我大英和荷蘭人關系還算不錯。

可是七年前護國公過世後,王權復辟,荷蘭人跟我們的關系一度就淡了。我要不是這次下定了決心,在查理二世重新發動英荷戰爭時,直接投敵,也無法再次獲得荷蘭人的信任。”

這位萊辛·莫頓船長提到“投敵”一詞時,倒是絲毫沒有任何羞愧的表情和語氣,似乎還很光榮。不過這在1660年代的英國很正常,因為有些人就是以反對保王黨為榮的。

七年前克倫威爾死後,查理二世復辟,很多不喜歡王室的紛紛外投。而事實上,幾十年後,當荷蘭血統的威廉三世被請回英倫當新王後,中間那幾十年裏投荷的人,也全都洗白了。

如今是1666年,而在歐洲那邊。一年前的1665年剛好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查理二世發動了第二次英荷戰爭,第二件就是爆發了史上著名的“倫敦大瘟疫”。

後世也有人認為倫敦大瘟疫是英荷戰爭的附屬產物,是戰爭屠戮催生了瘟疫爆發——因為這場戰爭和這場瘟疫,恰好都持續了大約兩年半的時間,始於1665年春,終於1667年秋。

很顯然,眼前這位萊辛·蘇塞克斯·莫頓船長,就是因為這兩大變故中的前一件,英荷戰爭而投敵再次踏上遠東貿易之路。

而旁邊這位艾薩克·牛頓的22歲劍橋畢業生,則是因為這兩大變故中的後一件、倫敦大瘟疫,才暫時逃離了英國,打算四出遊歷留學,晃悠幾年。

又因為聽說大明這幾年在化工方面研究領先世界,對各種驅蟲消毒瘟疫防治很有研究,牛頓就想來見識見識,亞洲人有沒有什麽好辦法防止鼠疫流行(1665年的倫敦大瘟疫是一場鼠疫)。

或許此時此刻,艾薩克·牛頓的心態,就跟另一個時空20世紀初、東渡留學、試圖學醫救國的魯迅先生差不多吧。年輕的牛頓,肯定覺得“來大明學醫可以救英國”。

所以當牛頓聽說了萊辛莫頓船長是因為不滿查理二世才投的荷,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妥。要不是對方這一投,他也不可能在啟航時回多佛接點故舊一起跑,牛頓也沒法陰差陽錯趕上這趟船了。

兩人觀望了一會兒,很快進了杭州城。

莫頓船長雖然七年前來過大明,但畢竟上次去的是蘇州和南京,對這杭州也是初來乍到,因此很覺新奇。

牛頓就更是哪兒都沒見過,完全一副鄉下人進城的樣子。

兩人進城後,自然先直奔最繁華的市中心,然而還沒等他們見識大明的真正繁華,剛到官巷口,他們就看到了一大堆人在圍觀處刑。

“不是說大明是文明禮儀之邦麽?看來在行刑方面,倒是跟歐洲一樣,都喜歡公然示眾。而且這些刑具看起來好可怕。莫頓船長,你會漢語,能打聽打聽這些人犯了什麽罪麽?”

莫頓來過幾次大明,已經把語言學得略同皮毛,就連比劃帶說,找了旁邊一個戴方巾的秀才問了情況,扭頭跟牛頓賣弄:

“聽說這些人是犯了教唆欺詐大明朝廷發放的助農借貸,金額特別大,而且是組織者,所以被判了腰斬。其他輕一些的,有普通的斬刑,至於那些被教唆具體施行的騙貸農戶,都是流放澳洲、婆羅洲、九州、黑龍江。”

牛頓聞言恍然大悟:“這就跟我們英國的契約債奴一樣是吧?欠錢不還金額大了,就流放弗吉尼亞?”

萊辛莫頓:“差不多吧,不過咱畢竟還有自願去的呢,四十年前,我父親年輕的時候,就曾經開過一條三桅蓋倫船‘五月花號’,送了百來個自願去美洲的自由民。我家可是普利茅斯的航海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