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新時代(第3/4頁)

要知道,明朝每次有皇帝駕崩,原先耗費的銀錢都是數百萬兩級別的,造陵墓的花費也要幾百萬兩——比如朱常淓他大伯萬歷帝的定陵,就花了八百萬兩,

因為都是皇帝活著的時候就要不斷添磚加瓦、皇帝活得越久造得就越久越大。那麽多民脂民膏,也相當於崇禎時一年的練餉了。

朱樹人執政這些年,靠著明清戰爭把冗官淘汰了一大批,把那些意志不堅定做過偽職的家族統統清洗掉,算是讓大明的世代為官士紳家族問題得到了極大緩解。

後來又靠著清洗藩王,把其他宗室旁支的冗員開支也砍掉了至少九成。當時唯一剩下的就是皇族本身的開支還沒怎麽削,有點不能服眾。

現在朱常淓居然自己覺悟挺高的,雖然以後還是不能砍皇帝和太子、皇子們活著時候的吃喝玩樂住行開支,但能把死後白白浪費的治喪費用砍掉一大半,也算一碗水端平了。

或許這也是一個信佛的、看得開的藝術家皇帝,能夠做的少數幾件好事了吧。

朱常淓吩咐完全部後事後,翰林制誥當著大家的面,旁邊還有司禮監的幾個宦官見證,內朝外朝話事人都在,把遺詔的手續走完了。

看到遺詔全部用完印,朱常淓也松了一口氣,算是徹底了了心事。

……

朱常淓倒是沒有當天就駕崩,但那次回光返照之後,他再也沒什麽徹底清醒能處理政務的時候了,

每況愈下又拖了大半個月,最後於隆武十八年八月初二,正式於乾清宮駕崩。

八月初三至初五,朱樹人、朱毓嬋和朱慈煜當然要戴孝守靈,三天不能吃葷腥也不能喝酒。

另外,因為大明其他皇帝都是生前就造陵,而朱常淓是病重後才開始,所以下葬還需要等幾個月的施工——這也是沒辦法的,大明其他皇帝在位時,國都位置很穩固,而朱常淓一直沒明確表示他不回北京,所以不能提前太久在紫金山上大興土木。

也幸虧他臨時才造,要求前前後後幾個月就完工,也就不能花費太多規模太大。大明禮部官員看風水的水平也不差,跟後世人眼光差不多,所以朱常淓就被葬在了紫金山上某些平行時空後世統治者的選中的地皮上。

最後連喪禮和造陵,加起來一共花了三百多萬兩,考慮到朱常淓在位十八年大明的國運上升,這點花銷是不過分的,只有他伯父的四分之一。

朱樹人給嶽父治完喪後,還順勢定下一條鐵律:後世大明天子身後事總開支不能超過兩百萬兩,理論上是喪事一百萬、造陵一百萬,相互之間可以稍微拆借,但總金額不能超。

八月初六,朱慈煜守靈禮畢,脫下孝服,在乾清宮靈前登基。朱樹人依照遺詔成為攝政王,並且把太師之類可以加的頭銜榮譽都加一下。

內閣首輔依然還是史可法,但史可法患病,暫時就由張煌言代行。

這個權力結構也並不影響朱樹人的攝政,因為朱樹人是代行皇帝權力的,是“攝”,而內閣只是“輔”,朱樹人是最終拍板的角色,這在大明之前兩百八十年裏並沒有先例。

一切升賞冊封昭告天下,至於改元,那還得等等,要明年正月才能改。

而作為皇帝生母的朱毓嬋,至今也還只是“大長公主”,法理上算是皇帝的姑姑,不能尊為太後。這事兒也急不得,就暫時擱置好了。

朱樹人並沒有打算在自己全權攝政這幾年裏做這種操作,吃相太難看了。要是他老婆變成了太後,天下人會怎麽看他。

至少至少也要等他兒子將來親政之後再說。

朱慈煜登基後,最初五個月倒也基本安妥,大明宗室藩王已經被削弱到了極點,全加起來活著的不到十家,其中一半還是之前犯事兒削了爵的,誰敢鬧事?

不過,朱慈煜的繼位,畢竟是沒有古例可循的事情,對人們思維的沖擊還是必然的,總有不成氣候的野心家愣頭青盜賊之屬冒頭。

於是,幾個月之內,居然還有人冒充崇禎的其他兒子,說當年李自成和多爾袞並沒有把崇禎的兒子殺光,質疑崇禎之子的死訊。現在既然朱常淓作為皇室正統絕嗣了,他們就該分一杯羹雲雲。

可惜這些本就是無知之徒,各地明軍當然不會手軟,以如今滅了滿清又重創割地了扶桑的大明戰力,武將們直接就把這幾股盜賊滅殺了,最後一查全都是沒文化不知天高地厚的草寇——

這種人也永遠不可能徹底禁絕,因為世上總有無知之徒,哪怕幾百年後,還有那些在山溝裏嘯聚山林然後被派所滅掉的妄人呢。

所以,逮到了就全部族滅即可,殺一波就幹凈了。

隆武十八年的最後五個月裏,全國撲滅了三四起冒充朱三太子的,還有七八起冒充各種當年被朱樹人清洗殺掉的大明藩王的,還有自稱是那些被滅藩王的旁支漏網之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