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鼎九州

長州藩主力的覆滅、長州藩地盤的慘遭燒殺擄掠,一度讓本州島的日軍援軍陷入了恐懼。

除了幕府的嫡系部隊以外,其他諸藩再想響應幕府的號召,“尊王攘明”,就得先掂量掂量,確保自己不會被大明盯上、針對性報復。

這就好比群毆的時候,先盯住一兩條吠得最兇的狗腿子打殘,剩下的狗腿子就不敢先上來當炮灰了。

誰讓扶桑終究是一個諸侯林立的國家呢,跟朝廷如臂使指的集權國家相比,這種時候諸侯林立之國總是更容易以鄰為壑,死道友不死貧道。

本州島上的援軍逡巡不前的消息,當然也很快傳到了已經在九州島上的四大強藩耳中。

這四大強藩略一合計,卻不敢再拖延。他們很快在薩摩藩主島津光久的建議下,決定趁著明軍分兵去長州藩地盤上燒殺搶掠的同時,對明軍在北九州的博多港發起反攻。

這個決策邏輯也很簡單,島津光久直接對另外三方將領直說:

“如今鄭成功分兵半數以上,屠戮長州藩以威懾其余。若是我等連這種鄭成功留守兵力空虛的時機,都無法把鄭成功推下海,將來等他滅完長州藩全師回返,就更沒機會了!

生死在此一戰!打贏了這一仗,才能確保九州安妥,還能重新激勵起本州各藩救援我們的信心!”

其余三方將領深以為然,這場攻勢也就拉開了。

四月十二日,長州軍渡海覆滅後兩天,九州各藩聯軍匆匆集結了全部的大炮和鐵炮,對看起來並不算堅固的博多港水寨,發起了反登陸沖擊,試圖把留在港寨內的明軍趕下大海。

在他們看來,博多港原本在福岡藩黑田光之手上的時候,壓根兒就沒修築過防禦工事,

鄭成功占領那裏也還不到十天,也沒見鄭成功如何大興土木,只是在港口外面土質松軟之處隨便挖了幾圈塹壕、又把挖出來的軟土隨便堆砌在壕溝後面形成胸墻。

明軍甚至連砍樹修木柵欄、修陣屋的活兒都沒幹,因為明軍登陸部隊當時無法離開港口太遠,周邊也沒那麽多樹可砍,無法提供充足的木料。

這種沒有木料沒有石頭加固的純泥土壕溝土墻,能有多少防禦力?

而鄭成功嫡系至少抽調了一小半去常州,李愉的朝鮮步槍兵更是幾乎全抽去了,現在博多港內兵力絕對不足一萬人,九州聯軍集合八萬多人強攻,至少是十倍的兵力優勢,這仗有得打!

這天清晨,日軍就開始火力準備,僅有的二三十門大炮,和數千鐵炮,對著港口一陣亂轟。明軍紛紛躲在壕溝裏,一開始都不還手,讓原本忐忑的日軍將領心中愈發升起希望。

明軍的大炮居然沒還擊?是不是裝有大炮的戰艦都被調走了?明軍沒提防到九州聯軍敢反攻?

活該明軍當敗!此前仗著艦炮犀利,居然奪港後將近十天,都沒在岸上建設固定炮台,始終試圖指望艦炮為守港提供火力支援!

日軍把塹壕稍稍轟開幾個口子,隨後就端著長矛蜂擁發起了“板載沖鋒”——

受制於扶桑的國力和財力,武士刀終究太過昂貴,動輒調動幾萬大軍時,不可能人人佩刀,而鐵炮更是始終作為一種輔助火力,八萬日軍當中配備鐵炮的人數絕對不超過兩萬,剩下那就都只能用長槍了。

……

對面博多港的防禦工事內,鄭成功通過望遠鏡看到了這一幕,不由露出了獰笑。

他本人當然已經回到了博多港,自從那一夜在馬關海峽把長州藩的渡海部隊半渡截殺後,本州島岸上的掃蕩作戰,根本不需要鄭成功本人操心,李愉在就夠了。

但鄭成功本人哪怕回來了,哪怕博多港有必要的防禦炮火,在面對日軍最初火力準備時,鄭成功依然選擇了告誡炮兵持重,沒有明確命令不得開火反制。

他這麽做的目的,就是勾引日軍更多的投入,以便一會兒更多地消耗殺戮日軍。

而另一方面,他之所以敢這麽做,顯然也是有技術層面的倚仗的。如果白白挨日軍炮擊時,明軍就會遭受明顯的傷亡,那麽士兵們肯定不敢做這個局,就算有命令也會沉不住氣。

而鄭成功的技術倚仗,就是法國來的沃邦參將,過去幾年為大明研究的防炮擊工事構築法。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沃邦將軍,是17世紀西方攻守城頭號大師。而他攻城大師的名頭,主要就是靠他的防炮擊工程設計實力體現的。

他造出來的攻城壕溝陣地,總能確保己方士兵和大炮隨便城頭敵炮怎麽轟,都幾乎沒有損失。這一招他在當初對付滿清的最後階段,就已經小試牛刀,逐步磨合了。這幾年潛心閉關,到打扶桑的時候再拿出來,那不知已經比扶桑人高明到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