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師出有名(第3/3頁)

正好趁著對面的扶桑人還沒覺醒、被割了也還不太疼的時候,把這個切除手術做完了,將來就是“自古以來”的事情了。

至於以後對扶桑如何處理,那完全可以交給後人、相信後人的智慧。要是扶桑人繼續勾結其他勢力對抗大明,那當然要進一步懲罰。

但現在還沒理由,大明就可以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到此為止,也是防止大明自己變得下克上嘗到甜頭,過擴踩不住刹車。

九州琉球蝦夷枯葉握在手中後,大明即使再要對付扶桑,也不用橫渡上千裏的大海去遠征了,後勤難度也會降低無數倍。

蝦夷和本島、九州和本島之間,都只隔了一個短短十幾裏到幾十裏的海峽。真要動手,大明完全可以在九州和蝦夷提前囤積夠兵力糧草,然後再下手,都不用戰時再渡海了。

要是這樣都打不贏,那朱樹人只能懷疑後人的智商和執行力是不是太差了,祖宗給他們抓了這麽好的一把牌,應該不至於。

……

朱樹人吩咐完之後,具體執行當然就交給鄭成功和張名振了。

這倆人基本上也處在大明軍功侯爵的頂層了,而且鄭成功才三十來歲,張名振也就四十幾不到五十,他們還都是朱樹人的早期心腹,所以誰不想搏一把、爭取有生之年封到國公呢。

誰讓朱樹人是在南方起家,所以早期心腹裏海軍將領比較多,這倆人是海軍勢力的代表,為了大明將來的海權發展,也為了鼓勵未來的大明有志青年往大海進軍,弄一點海軍將領封國公,也能起到激勵後人的效果。

在朱樹人心目中,這輩子有希望在大明統一後,繼續建功立業封公的,除了這倆人,也就只剩一個李定國了。

鄭成功謀劃了一下行動節奏,做好了武力解決的準備工作後,隨後就按朱樹人的要求,派出了他留在扶桑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

作為大明與扶桑初次接洽的中間人,給江戶幕府的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帶了話。

田川七左衛門雖然姓的是母親田川氏的姓,但畢竟還是把自己當漢人的,他更以父系鄭芝龍的血統為榮。所以給德川家綱開條件時,也不覺得有賣國。

鄭家跟江戶幕府原本的關系也不算差,畢竟壟斷承接了多年扶桑的對華貿易,這次提出的交涉,也算是事出有因。

德川家綱聞訊後,果然是大驚失色,但也沒敢為難田川七左衛門。

“什麽?大明居然指控蝦夷蠻子此前跟偽清保持了多年交易、違背了大明的禁運?”

“蝦夷稻算什麽戰略物資!這只不過是一種可以在寒冷地帶種的水稻品種。物種擴散這種事情,怎麽能怪到當地掌權者頭上!

再說如今偽清不是已經被大明打得覆滅了麽!何必還翻這種舊賬!蝦夷稻雖然一開始是被豪格的偽清所種植,但現在也便宜了你們大明,大明不也在東北關外大量種蝦夷稻麽?這樣算來,我扶桑的蝦夷人對大明還有恩德呢!”

對於扶桑人這種說法,大明使者當然不能接受。

大明方面立刻義正詞嚴地表示,哪怕按照對等的原則,扶桑方面的薩摩藩,三十年前敢於奪取大明的藩屬國琉球、逼迫琉球改為向薩摩朝貢、甚至漸漸吞並琉球。

而蝦夷如今的狀態,也不能算扶桑幕府的實控,最多就是一個名義上屈服的藩屬!而既然幕府管不住這個藩屬、導致其跟大明的敵人勾結,那大明就要管一管!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撂下這句話之後,張名振帶領大明的北方艦隊,就準備自行對蝦夷動手了。

而鄭成功帶領的大明南方艦隊,則在大員島整軍備戰,時刻盯防琉球和薩摩方向,

一旦江戶幕府敢對北方支援、反擊,那鄭成功就要在南方進行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