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2/4頁)

加上有些人覺得,姜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習滿洲禮儀,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實質上就是當人質,姜瓖也沒有反抗,看來不至於突然鋌而走險。

否則他留在北京城的兒子,豈不是要當場被殺?

而姜瓖那邊,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還沒等到大明回信,原本這天就該起兵了。他又比原計劃多拖了兩天,最終九月十七實在等不住了,各種“事情肯定已經泄密,說不定豪格派人來收我的人都已經要入境了”之類的腦補,最終逼得姜瓖神經質般起兵。

兩三天之內,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後扯旗舉事,宣布重歸大明。

起兵之後,姜瓖一邊死守大同、太原二府東部的太行山險隘,防止河北清軍翻越太行山。一邊肅清內部殘余的忠清勢力——

畢竟,姜瓖的勢力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內部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著他棄清投明的。扯旗之後,自然是一堆亂戰。

內部兩條線穩住後,姜瓖的第三個舉動,就是分別試圖對潞州和平陽下手。

如果打穿了潞州、澤州,他就能跟洛陽明軍盡快取得聯系,得到張煌言的錢糧軍械物資接濟。

而從太原沿著平陽府境內的汾河順流而下,一直可以到河津縣,由河津渡匯入黃河,與大明吳三桂控制之下的關中取得聯系,得到吳三桂的關寧軍殘部助戰。

這兩條路任何一路打通,姜瓖這局就盤活了。

……

姜瓖起兵之後,北京城裏的豪格,當然還是免不了一番震驚。

雖然他有點預感,但主要是最近預感太多了,各地都有可能出事,他最終也沒料到是姜瓖首先出事了。

他得到消息,是姜瓖起兵後的第四天,簡單確認了一下,當天傍晚,豪格就怒不可遏地加急讓人簡單訊問一下,次日午時三刻,就把姜瓖留在北京城裏當人質的兒子,押到菜市口斬首示眾!

北京城裏的旗人老少爺們兒,看到熱烈的行刑場面,自然也是要圍觀的,絕大多數普通百姓直到觀刑的時候,都還不知道犯人到底犯了什麽事兒呢,在那竊竊私語。

“老趙,這犯人看著細皮嫩肉的,估計又是個權貴子弟吧,什麽罪呐?雖說聽這幾個月殺了不少當官的,也沒見這樣示眾啊,不用給太後留面子麽?”

大部分吃瓜群眾,還以為斬的依然是兩個多月前、豪格鬧騰“不給正牌太後上徽號,大不敬”的系列案子呢,以為被殺的又是昭聖太後一派的黨羽,還說肅親王這是越來越不講究體面了,這種文縐縐的殺人理由,哪有示眾的。

好在人群中終究是有懂行的人,很快得意顯擺:“劉老弟,你還不知道?這案子跟宮裏那些破事兒有屁關系——是山西的綠營總兵造反了!扯旗投明了!這是他嫡子,還不止一個呢,都被拉來砍頭。”

吃瓜群眾大驚:“那個姜瓖?這廝這麽狠麽?虎毒尚且不食子,居然有好幾個兒子在朝廷手上,還主動造反?真該的!這種禽獸不如的就該斷子絕孫!”

隨著一群反賊家屬被統統砍掉,北京城內的旗人倒也一時義憤填膺,豪格勉強鼓勵起一些士氣,隨後立刻組織八旗主力,分兵前往山西準備平叛。

……

不過,身在北京的豪格,並不是第一批得知姜瓖兵變的外部勢力。

姜瓖起兵之前,大明已經提前暗中做好準備,甚至鄂王朱樹人都已經親自秘密抵達了洛陽,親自督師節制諸軍。

以大明軍隊如今的磨合與戰力、士氣,其實已不需要朱樹人親自幹預作戰了,他本人到洛陽,更是為了解決明清重新開戰前的借口問題,好盡量鼓舞起己方士氣、混亂敵方的人心。

雙方畢竟有秘約,能讓撕毀和平的過錯推給別人,憑什麽不推?哪怕只是讓敵人“士氣-10”己方“士氣+10”,那也好過什麽都不做。

所以,姜瓖起兵後的最初兩天,大明方面還真就沒有直接動武,反而是派出了使者,對洛陽對岸的河內地區清軍,發去了最後通牒——主要是偷襲也不可能直接偷得手,所以耽誤兩天並不延誤戰機。

如果偷襲與否能影響到是否直接拔取幾座府城,那朱樹人也不是迂腐之人,不會那麽在乎面子的,世界畢竟還是看拳頭為主。

最後通牒的使者,是一個已經在朝中被晾了多年的腐儒,黃道周。黃道周在崇禎末年地位就不低了,跟劉宗周等人都是禦史圈子裏的大佬,只是光強調道德屁事做不成,

歷史上他還誤了很多事、把很多本可以籠絡的力量逼到了敵對面。

比如拿道德綁架破壞陳新甲議和、害陳新甲被崇禎所殺。後來歷史上唐王繼位為隆武帝時,黃道周也主張對所有被剃發的人都視為叛徒,高壓處置,把更多人逼到了韃子那邊,最後還是唐王比較知疾苦,主動說了“剃發者難民也,留發者義民也”。